肩线如刀锋般利落,收紧的腰身勾勒出充满爆发力的倒三角轮廓。
又禁欲又野,说得就是他。
而沈确呢,自是不逊色,同样一身订制西服,身形修长流畅。
他与行临完全是两种风格,他的商务感更强,这也跟他本身从事商业活动有关。
乔如意就听见为数不多的学生们都发出惊叹声,还有女生的暗呼和惊叫声。
就连身边的陶姜都忍不住犯了花痴,凑近她,“他俩也太帅了!我以为他俩穿古装已经是颜值巅峰了!没想到!”
乔如意觉得耳膜都跟着疼。
不过也是真心赞同陶姜的话,这俩穿西装着手叫人移不开眼。
行临是在校方领导的陪同下进的宪梓堂,上了台,他就一眼看见了台下的乔如意。
光亮如跃进他眸里,有片刻怔愣,但很快,浅淡笑意从他眼里倾泻于薄唇上。
他微微一点头权当打了招呼,乔如意也没表现太过明显,四目相对时笑靥如花。
倒是沈确看到她俩来了十分惊喜,干脆就窜到她俩这排来了。
见了面十分热情,“你俩怎么来了?”
陶姜忍笑,“有人等不及了呗。”
乔如意暗自掐了一下她,对沈确说,“过来学习学习。”
沈确看了台上一眼,投影已经开始了,课题明晃晃的打在屏幕上。
“那你可有的学了,他就是一本活历史书。”
乔如意看得出行临对历史很了解,只是没想到他都能到讲座的级别,之前也没听他说提到过。
沈确笑说,“一直就有不少大学找他做讲座,只是他嫌麻烦能推就推了,西安这场是他主动应下的。”
乔如意听了这番话,心底隐隐泛起一种感觉来,但又不想往深了想。
陶姜听出些意思来,故意说,“主动来西安讲座,又没有大张旗鼓的打算,感觉讲座只是个幌子呢?”
“可说不是呢。”沈确抿唇笑,眼睛却在看着乔如意。
乔如意哪是能任他俩拿捏的主儿,故作恍悟,“哎呀我才想起来,你俩现在是相亲对象啊,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巧的事?”
这次轮到陶姜掐她了。
沈确摸了摸鼻子略显尴尬,清清嗓子,往台上一指,“开场了,好好学习,别吵吵了。”
行临的开场很直接,嗓音透过麦克风低低的,雌性好听。
“今天我们不谈神秘传说,只关注这些真实存在的文书。它们来自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发现的二千余卷西夏文献。”
甚至都没有自我介绍,直切主题,却能迅速地将人拉进情境里去。
乔如意是一下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目前她在做跟西夏文化有关的拓画、有些她是知道的,但更多是她不清楚的。
行临从西夏的文书特有的灰蓝纸材质分析到西夏《军籍文书》中“正军”与“”辅军”的编制细节,再到演示如何处理碳化文书。
等等细节令人大开眼界。
行临在投影幕布前转身时,后背肌肉在衬衫下显现出流畅的沟壑。
深灰色领带被扯松寸许,银质领带夹的位置恰好遮住衬衫第三颗纽扣下的不明凸起。
袖扣是两枚未经打磨的黑钻,抬手翻动PPT时,小臂肌肉将西装面料撑出危险的弧度。
举手投足尽是优雅魅力。
乔如意看得全神贯注,直到陶姜用手捅了她好几下才反应过来。
“你看。”陶姜的目光朝周围扫了一圈。
乔如意顺势一瞧,大吃一惊。
刚刚才不过十来人,这才讲了没多会儿吧,阶梯教室里已坐满一多半了,还有陆续往里进的同学、老师们,看着台上的行临,眼里熠熠生辉的。
乔如意叹为观止。
这哪是来听讲座的?
沈确也瞧见了,低笑说,“看来我给他选的这个场地是英明之举,你们信不信,这里很快就会坐满?甚至是座位不够。”
乔如意肯定相信。
因为就在他们说话这一小会儿功夫吧,感觉又涌进来小一百人了。
行临不为所动。
他没因人少而怠慢,也没因人多而兴奋。语气从一始终的淡然,好像台下得一切情况都跟他无关。
除了台下的乔如意。
行临在讲述过程里,幽深的目光时不时会从乔如意脸上滑过,有时候还会干脆看着她说话。
渐渐的,就有些女同学开始看乔如意,敏感察觉出行临总看她。
行临的语速不紧不慢,继续在讲西夏文字骨骼论,依托的资料便是通过对比榆林窟题记与黑水城文书,揭示西夏文字“竖笔为戈,横笔作弦”的军事化构造逻辑。
而《文海宝韵》的残留笔墨,复原12世纪河西走廊的族群迁徙。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文书,我们正在重建一个真实的西夏,它不在传说里,而在这些墨迹、纸张和制度细节中。”
台下连连叫好。
看得出行临是真专业,西夏文化在他眼里就像是真实发生过了一遍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时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九时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