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门痈、箕门痈
肚门痈生长在大腿肚部位,箕门痈生长在大腿内侧靠近膝盖处,这两种病症都表现为红肿、灼热疼痛,是膀胱经、脾经湿热形成的。
【注释】这两种病症都由湿热凝结而形成。肚门痈生于大腿肚,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箕门痈生于大腿内侧靠近膝盖处,属于足太阴脾经。初起红肿灼热疼痛的,适宜服用神授卫生汤;如果灼热肿胀、大便秘结、烦躁怕冷、脉象数的,是热邪在体内过盛,适宜用内疏黄连汤,或者双解贵金丸攻下;如果肿胀疼痛、有寒热症状,脉象沉而无力,胸腹胀满但饮食正常的,适宜服用槟苏散;如果肿胀疼痛、寒热症状已经消退,就改服逍遥散;如果肿胀疼痛但皮肤颜色不变,有寒热症状,饮食减少、身体疲倦的,是由于肝虚湿痰下注,适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芍药服用;如果患这种病时行房,导致肿胀坚硬、大小便不通的,适宜用六味地黄丸加牛膝、车前子;等到大小便通畅后,仍服用补中益气汤。其余治疗按照痈疽肿疡、溃疡门的方法处理。
槟苏散
槟榔 紫苏 香附 木瓜 陈皮 大腹皮(各一钱) 羌活(五分) 木香(三分)
生姜三片,葱白三寸,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
【方歌】槟苏腹胀气不舒,股内箕门痈可除,香附木瓜陈大腹,木香羌活槟榔苏。
神授卫生汤
内疏黄连汤
双解贵金丸(俱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逍遥散(见背部“上搭手”相关内容)
补中益气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六味地黄丸(见面部“雀斑”相关内容)
腿游风
腿游风在腿的周围生长,表现为红色肿胀如同云彩,有灼热疼痛的感觉,是由于荣卫之间风热相互搏结阻滞而成,适宜用砭石放出瘀血,再用双解类方剂清解治疗。
【注释】这种病症在两腿内外突然出现红色肿胀,形状如同堆积的云彩,灼热疼痛,由荣卫之间的风热相互搏结、阻滞不通而形成。凡是遇到这种病症,先使用砭石疗法,放出恶血,随后服用双解通圣散,接着用当归拈痛汤清解治疗;外用牛肉片贴敷,对于拔除风毒效果显着。
当归拈痛汤
当归 羌活 茵陈蒿 苍术(米泔水浸,炒) 防风(各一钱) 苦参 白术(土炒) 升麻(各七分) 葛根 泽泻 人参 知母 黄芩 猪苓 甘草(各五分) 黄柏(三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当归拈痛腿游风,羌活人参二术升,茵陈葛草芩知柏,苦参风泻共猪苓。
双解通圣散(见唇部“唇风”相关内容)
青腿牙疳
青腿牙疳为什么会发生呢?只因身体上下的阴阳之气不能交通。上部阳火过于旺盛,下部阴寒闭塞不通,阴阳之气各自凝结,便形成了毒邪,引发了这种病症。青黑色的肿块像云片一样布满腿部,肿胀坚硬,让人难以行走。牙疳则表现为牙龈肿胀,流出带臭味的血水,如果溃烂穿破腮帮嘴唇,呈现腐黑的颜色,那就是凶险的症候了。
【注释】这种病症自古以来的医书中很少记载,它的名字在雍正年间才流传开来。北路随营医官陶起麟,对它的情况了解得比较详细,说军队中凡是得了腿部肿胀呈青色病症的人,上部必定会患上牙疳;凡是得了牙疳、牙龈腐烂出血的人,下部必定会出现青腿,这两种情况相互引发。推测其原因,都是因为上部阳火过于旺盛,下部阴寒闭塞,导致阴阳上下不能相交,各自形成寒证热证,各自凝结才生出这种病症。内地附近也偶尔有这种病,边疆之外虽然也有,但不算多,只有内地人刚到边疆时,患这种病的人,竟然占到十分之八九。原来内地人本来不耐受边疆的严寒,再加上难免会在潮湿的地方坐卧,所以寒湿之痰在下部生成,导致腿部青肿,病症表现像云片一样,颜色像茄子一样黑,肌肉僵硬,所以行走困难。又因为边疆缺少五谷,人们多吃牛羊肉等肉类,这些食物的热性与湿邪结合,郁蒸瘀积在胃里,毒火向上熏蒸,导致牙疳发生,牙龈腐烂肿胀、出血。如果溃烂穿破腮帮嘴唇,颜色变黑,就是危险的症候了。
边疆之外相传,只有让患者服用马乳的方法。陶起麟刚到军营诊治时,对于青腿牙疳这种病症,也只知道用马乳治疗;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领悟到马脑的功效比马乳快得多,让患者服用后,当天夜里就能发出大汗,各种病症也随之减轻!因为脑是诸阳之会的首领,性质温暖,而且能够流通气血。同时服用活络流气饮、加味二妙汤,疏导气血,疏通经络,使毒邪不能凝结。外用砭石疗法,让恶血流出,以减轻毒势;再用牛肉片贴敷,以拔出积郁的毒邪,没过几天就能痊愈。原来黑血流出后,阴寒之气向外泄出,阳气就会随着阴寒之气下降,阴阳相互调和,上下自然就安宁了。由此成为固定的治疗方法,用这种方法救活了很多人,所以不自私藏,写在书里,以公开给世人,并且将所着的有效方剂,详细地附在后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