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
听到这两个字,李逸对徐政笑了笑,“行了,赶紧走吧,从荠县到上虞,走水路也需要走好几天呢!”
徐政不再多言,临上船之前,回头再看了李逸一眼,这一眼中有太多李逸不明白的东西。可是现在,李逸也不想明白!
“徐大哥,多谢你留下来帮我!”
望着身边的徐肆,李逸没想到对方选择留下来帮助自己,原本还以为他会跟着徐政前往上虞。
“哪里话,如今荠县空虚,我想如果你要做什么事情,总需要有人帮你。如果你信得过我,那么不妨一些事情可以交给我去做。”
“我怎么会不相信徐大哥呢!”李逸闻言苦笑,随即道:“知道真相之后,我是对你们有意见,但是这些日子以来,大家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况且这些事也不是你们能够改变的。”
“我没有理由去怪你们。相反,徐大哥留下来帮我,我才是真的需要说一声谢谢!”
“二郎这话,岂不显得,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矫情!”
李逸哈哈大笑,“对,倒是我显得矫情了。”
两人一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果又过了几日,一艘快船从白沙集快速的赶往荠县县城,原本需要半天的时间,可是不到两个时辰,就已经到了荠县。
很快,一封信被送到了李逸的办公室。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关于转运司粮食运输的情况说明。早在几天之前,从长吉县就有信息通过官方传音阵传递到了荠县,运输队已经准备出发,这一次,几乎是调集了荠县、长吉县两县的运输力量。
显然,宁常府也接到了上面的通知,全力配合荠县的工作。
而这次送过来的消息,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运输粮食的先头队伍已经到了刘家寨子附近,几日之后就将到达荠县。
看完之后,李逸让李捕头带队,携带三十名衙役以及全县能够征调的乌篷小船前往白沙集,务必将这第一批粮食尽快运到荠县来。
因为李逸在前不久得知,白莲教已经开始试探性的进攻南平府了。虽然只有几股散勇,但这是大举进攻的前兆啊!
很快,按照计划,南平千户所的官兵就将接到官方的命令,分兵进入南平府其余二县。
而这些粮食,就是第一批军粮。
终于也有一些人发觉出不对劲了,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那些商人以及地方乡绅。商人之家走南闯北,信息发达。而乡绅之家或许就有子弟在朝中做官,他们知道消息也不足为奇。
第二天一大早,县衙门口的登闻鼓就被人敲响,正在办公室的李逸被着急忙慌闯进来的老严吓了一跳。
就见老严一头汗水,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李逸没好气道:“老严,身为公务员就得有公务员的气度,怎么毛毛躁躁的,发生什么了?”
老严顾不上喘气平息,大声道:“大人,县衙外面来了好多乡绅富户,还有人敲响了登闻鼓啊!”
李逸眉头一皱,“怎么,他们集体到县衙来,又敲响了登闻鼓,是有什么惊天大案要告状不成?”
“大人,您还是去看看吧,他们好像并不是为了案情而来的。”
“不是为了案情,擅自敲响登闻鼓,怎么,蔑视朝廷律法,蔑视县衙威严吗?”
李逸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段时间他恶补刑律知识,其中就有这登闻鼓。虽说登闻鼓又叫“鸣冤鼓”,但是也不可以随便乱敲。
当即吩咐道:“让王副班头带人去看看,看看是何人敲的登闻鼓,如果那人拿不出状纸,说不出缘由,先打十五板子。另外,如果他们真的是有事情,让他们派几个代表过来和本官谈。”
老严很快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一个约莫二十五六岁的书生被两名衙役一左一右夹着带到了典史署衙,同时身后还有跟着四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看模样,那穿着颇为讲究的,恐怕就是本地的富商了,至于留着山羊胡子的这位,应该就是乡绅。另两人,也应该是本地的乡绅代表。
“见到我家大人,为何不拜?”
待几人站定,在典史署衙的大堂上,老严突然喊了一嗓子,这一嗓子也将众人喊的回过神来。
这时候,还是那名被衙役夹着的书生开口了。
“学生莫有钱见过大人!大人,今日学生前来,乃是为了我荠县安危,情急之下才敲响了登闻鼓,还望大人看在学生一片赤诚份上,免了学生的处罚!”
这个叫莫有钱的读书人,被两名衙役夹着,脸上倒显得不卑不亢。李逸挥挥手,示意将这书生放了,随后才道:“你是读书人,应当学过刑律,须知登闻鼓不可轻易敲响。看在你并非有意,这顿板子就先给你寄存下里,说说吧,着急见本官所为何事?”
恢复自由的树上揉了揉自己的胳膊,随后朝着李逸拱手道:“大人,学生听闻那白莲匪教不日将要进攻我南平府,可是学生同样听闻,当前各县主官都在上虞,这也就意味着咱们南平府目前实力空虚,那些教匪可能会趁人之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修行王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修行王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