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议殿。
此刻的朝议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与憋屈。
龙椅之上,周帝面色阴沉,手指用力捏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微微发白。下方,文武百官在听完周使添油加醋的回报后,亦是群情汹涌。
“狂妄!区区南境,丧家之犬,安敢如此?!”
“司徒静区区一介女流之辈,竟敢藐视我大周天威,当真不知死活!”
“陛下,南境此举,分明是投向暴秦,与我大周为敌!绝不能姑息!”
怒斥之声此起彼伏,众多武将更是出列请战,要求立刻发兵,给不识抬举的南境一个血的教训,也让天下人知道,拒绝大周好意的下场。
然而,在一片主战的喧嚣中,几位老成持重的重臣,如丞相、太尉、六部尚书等,却眉头紧锁,面露忧色。
待到殿内喧哗稍歇,丞相杨洪才缓步出列,声音沉稳地泼下一盆冷水:“陛下,诸位同僚,息怒。南境拒绝,确实可恨,但发兵征讨,需慎之又慎。”
他环视众人,分析道:“南境虽小,却拥兵二十余万,且多为百战老兵,更有第一军团这大楚基石,战力不容小觑。其统帅穆远山,乃大楚军神,用兵如神,在军中威望极高,有他在,南境军队便不是乌合之众。更兼地势复杂,易守难攻。”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即便我大周出兵,最终能拿下南境,诸位可曾想过,需付出何等代价?耗时多久?伤亡几何?”
“届时,我大军深陷南境泥潭,兵疲粮尽,而三关之外,白起、李靖、卫青等人厉兵秣马,大秦数十万虎狼之师正枕戈待旦。若彼时秦军趁虚而入,猛攻三关,我大周将何以应对?”
这番话如同一瓢冰水,浇熄了不少主战派头脑发热的冲动。他们可以轻视南境,却绝不能无视大秦这个心腹大患。
太尉赵禹也接口道:“丞相所言甚是。南境选择归附大秦,已成定局。我军若攻南境,无异于直接与大秦开战,且是在我方极其不利的多线作战状态下。此乃下下之策,万万不可行!”
龙椅之上的周帝,脸色愈发难看。他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这口恶气实在难以下咽!被一个即将灭亡的势力如此干脆的拒绝,让他和大周的脸面往哪里搁?
可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保持理智,可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难道就任由南境投入大秦怀抱,增强其实力,而朕却只能在此忍气吞声吗?”
杨洪躬身道:“陛下,小不忍则乱大谋。眼下之势,我大周当稳固防线,积蓄国力为第一要务。同时,或可派遣细作潜入南境,散播流言,离间其与新主关系,制造些许麻烦,延缓其被大秦彻底消化之过程。”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待日后我大周与大秦之间分出高下,再论南境之事不迟。届时,今日之辱,必当百倍奉还!”
周帝沉默良久,终于重重地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丞相的建议。他挥了挥手,疲惫中带着不甘:“传旨,三关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加派斥候,严密监视秦军与南境动向!有任何异动,即刻来报!”
“退朝!”
周帝拂袖而去,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臣子。
深夜,御书房。
烛火通明,却只照亮了有限的范围,将大部分空间留在阴影之中,一如这场会议的主题,隐秘而深沉。白日里在朝议殿上慷慨激昂或忧心忡忡的臣子们大多不在,此刻侍立在阶下的,唯有丞相、太尉、以及兵部、户部等寥寥数位周帝绝对信任的心腹重臣。
御案之后,周帝脸上早已不见了朝堂之上的怒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冷静与掌控一切的威严。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下方几位核心臣子,声音低沉而清晰:“白日里的戏,做给该看的人看便是了。如今这里没有外人,朕只问一句......”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太尉与兵部尚书身上:“计划,进行得如何了?”
这简短的问话,却让在场所有人的神情都为之一凛。他们知道陛下问的是什么,那是大周耗费数年心血,甚至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所布下的,关乎国运的绝密之局!
杨洪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回禀陛下,南诏,已彻底在我朝掌握之中!”
赵禹接着禀报,语气中带着一丝锐利:“自三年前我军‘征讨失利’,依照计划,我大周精锐便暗中以‘溃兵’、‘商队’、‘流民’等身份,分批秘密潜入南诏。如今,南诏所有关键城池,港口以及军队,甚至南诏王室皆在我朝掌控之中。如今的南诏,名义上独立,实在为我大周附庸。”
户部尚书韩松补充道:“南诏气候温润,物产丰饶,尤其稻米可一年三熟。这三年来,其国库粮秣,已有六成以上通过各种渠道,秘密输送至我大周境内储备。其青壮,亦被我朝以招募雇佣为名,暗中编练,总数已不下二十万之众!”
原来,当初那震动朝野,甚至震动大秦的‘十万大军南下征讨南诏失利’,导致北部三州之地被大秦趁机夺取的机会,竟然是周帝与心腹们精心策划的一场苦肉计!
北部三州的丢失,让大秦和天下人都以为大周吃了大亏。可暗中,大周却暗中将南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源与粮草基地!
周帝听完汇报,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冰冷的笑意:“好!很好!”他轻轻拍了一下御案,“当初虽丢了三州之地,却换来了一个完整的、资源丰富的南诏,以及一条未来可能直插大秦腹地的隐秘战线!这笔买卖,不亏!”
“继续加大对南诏的投入,但要绝对隐秘。”周帝下令道,“兵甲、工匠、粮草,要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源源不断输送。朕要打造出一支足以改变战局的力量!”
“臣等遵旨!”几位心腹重臣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与周帝同样的野心与寒光。
御书房的密谋仍在继续,而大秦,此刻或许正为顺利接纳南境、版图连成一片而志得意满,却浑然不知,周帝的隐忍与布局,远非表面上看起来的要深远和危险。
喜欢谶龙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谶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