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纵横末世》
本源之树释放的共生防护层,在跨宇宙共生网络的引导下,以每月覆盖10个星域的速度向星海蔓延。一年后,当防护层最终笼罩最后一颗边缘星球时,跨宇宙仲裁体系在本源星域举办了“共生防护落成庆典”。此时的本源之树已生长到能俯瞰整个星域的规模,枝叶间悬挂的本源果实散发着七彩光芒,与防护层的淡金色光晕交织,形成一道横跨宇宙的“生命光带”。
庆典现场,各文明代表通过跨宇宙共生网络的全息投影齐聚一堂。星灵长老操控星灵能量,在防护层上勾勒出8个文明的图腾:“共生防护层不仅能抵御宇宙寂灭风暴,还能自动修复受损的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上个月,暗物质星域的一处空间裂缝,就是在防护层的滋养下自行闭合的——这是所有文明共同努力的成果,是跨宇宙共生理念的终极体现。”
生命长老则展示了防护层对生态的改善数据:“在防护层的覆盖下,星核母星的植被覆盖率从30%提升到65%,机械废土星域的土壤酸碱度恢复正常,甚至在曾经的虚空残余星域,都出现了能适应极端环境的‘共生苔藓’。本源之树的生机,正在重塑整个宇宙的生态平衡。”
然而,庆典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跨宇宙遗产保护联盟的科学家在解析远古共生舰的日志时,发现了一段被忽略的关键信息:“宇宙寂灭风暴到来前50年,会出现‘寂灭前兆’——星海各处的恒星能量波动异常,空间通道稳定性下降,本源粒子活性降低。若能在前兆出现前完成‘防护层强化’,可将风暴抵御能力提升3倍。”
这个发现让跨宇宙仲裁体系立刻紧张起来。蓝溪带领的探测团队通过跨宇宙共生网络,对星海1000颗恒星进行实时监测,结果显示:已有30%的恒星出现能量波动异常,空间通道的故障率比往年提升了15%——这些数据都表明,宇宙寂灭风暴的“寂灭前兆”很可能已提前到来,留给星海共同体的准备时间,或许不足50年。
为应对危机,跨宇宙仲裁体系召开“寂灭备战大会”,制定了“防护层强化计划”与“文明应急方案”两大核心策略。
一、防护层强化计划
1. 能量注入升级:每月组织一次“全宇宙能量捐献”,各文明将多余的本源能量、星灵能量等注入共生防护层,提升防护层的能量密度。本源之树周围设立100个“能量注入站”,由星灵文明与生命文明共同管理,确保能量注入的稳定性。
2. 节点加固工程:对跨宇宙共生网络的1000个能量传输节点进行加固,用本源合金与星灵水晶打造“节点防护舱”,防止节点在风暴中受损。机械文明与火焰部落组建10支“节点维护队”,定期巡查节点运行情况。
3. 本源之树养护:在本源之树周围建立“本源生态圈”,种植从各文明筛选出的“共生植物”,这些植物能吸收宇宙中的游离能量,转化为本源之树所需的养分。生命文明派出200名生态技师,常驻本源星域负责养护工作。
二、文明应急方案
1. 应急避难所建设:在每个文明的核心星球,修建10座“地下共生避难所”,避难所配备独立的能量循环系统、生态供给系统与通讯系统,可容纳该星球10%的人口,确保在风暴最剧烈时,各文明能保留核心力量。
2. 文明火种保存:建立“跨宇宙文明火种库”,将各文明的历史文献、技术资料、基因样本存入库中,火种库选址在本源之树的地下核心区,受防护层与本源之树的双重保护,能抵御宇宙级灾难。
3. 应急演练机制:每半年举办一次“全宇宙应急演练”,模拟恒星能量异常、空间通道关闭、防护层受损等场景,检验各文明的应急响应能力。演练结果将纳入文明贡献评估体系,督促各文明重视备战工作。
计划启动后,各文明迅速行动起来。在星核母星,翡翠文明的生态团队与机械文明的工程师合作,仅用三个月就建成了第一座地下共生避难所,避难所的墙壁由星核合金与翡翠藤蔓混合建造,既能抵御冲击,又能通过藤蔓实现空气循环;在星灵星域,星灵技师们在能量传输节点外,搭建了星灵水晶制成的防护舱,防护舱启动时,会释放出淡紫色的能量场,将节点与外界的能量波动隔绝;在本源星域,生命技师们种植的共生植物快速生长,形成一片围绕本源之树的绿色屏障,每片叶子都在阳光下闪烁着能量的光芒。
跨宇宙文明学院也调整了教学计划,新增“宇宙灾难应对学”“应急工程学”“共生防护技术”等课程,培养能在危机中担当重任的年轻人才。学院的学生们还自发成立了“跨宇宙备战志愿者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各文明,协助建设避难所、整理文明火种资料,成为备战工作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仙纵横末世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修仙纵横末世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