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所有人都不能淡定了。
张平安豁然起身:“是宫里的丧钟响了!”
说完便立刻吩咐下人帮他取外裳过来,准备进宫觐见。
按照刚才钟声响起的频率和数目,应该是皇帝驾崩了。
但没进宫确认前,也不好百分百确定。
徐氏是诰命夫人,张老二在京城住了这么多年,现在也有些见识,两人也都听懂了。
俱都皱眉:“难道是陛下去世了?”
“大概是的!”张平安说完叹了口气。
宫里刚刚发生了那么一档子事,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时候,这时候丧钟响起,没一个人敢耽误。
张平安连早饭都没吃完,换好衣裳便出门了。
出门的时候,看到左右邻居也已经匆匆赶出来,车夫早已在门口备好了马车。
要放在往常,邻居们或许还会互相打声招呼,攀谈几句,但现在却只能点头示意,甚至有谨慎的装作没看见。
水面没平静时,明哲保身是硬道理。
张平安本来住的就离皇城比较近,等到宫门处时,算是来的早的。
问了守门的侍卫才确定,原来真的是陛下驾崩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张平安沉声问道。
侍卫脸色也不太好,“回禀大人,就在三刻钟前,陛下和太子以及秦王一起用早饭时,突然就倒地不起了,等御医赶到时,陛下已经驾崩了!”
再多的,侍卫便不方便再说了。
张平安也没有为难他,他估计对方知道的也就这些了。
经过一夜的清理和打扫,皇宫里现在和原来并无二致,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昨夜的厮杀痕迹。
等赶到养心殿时,钱太师已经带着钱家人先一步到了,正跪在殿外。
还有其他几个住得离皇城更近的朝中重臣也都到了。
秦王正在吩咐宫人更换丧幡。
另有专门的人在养心殿内帮去世的周子明沐浴、更衣、含玉,俗称小殓。
等这些都处理完之后,才能帮忙换上殓服,将人放入棺中。
张平安找了处空地,也跟着跪下了。
没有人交头接耳,大家都板着一张脸,气氛严肃的可怕。
只有宫人来来回回忙碌的脚步声和匆匆行走间衣物的窸窣声。
虽然经过一晚上,养心殿看上去和往常无异,但空气中就是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儿。
这是整个大周朝的权力中心,最神圣、最不可趱越的地方,同时也是杀人不见血的地方。
没过多久,陆续有官员赶到。
乌泱泱在殿外跪了一片。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大相国寺的圆通方丈也来了。
张平安不知道为什么他可以安然无恙,心里疑窦丛生,却也只能先按捺下去。
直到快午时,礼部的人将周子明的遗体打理好放入灵柩后,太子才从养心殿内出来。
眼珠布满红血丝,眼底下的阴影也很重,整个人走路都打飘,让人感觉摇摇欲坠。
伤心肉眼可见。
张平安抬头看了一眼,能感觉到周子明的去世对太子打击很大,太子现在整个人看起来比昨日晚上还要崩溃。
经过昨日一事,所有人对太子继位一事是都没有任何异议的。
加上秦王和崔凌在一边,一文一武的镇守辅佐,没人敢放肆。
此时按例,需在先帝灵柩前,由皇室宗亲、大学士、御前大臣等重臣共同跪拜恳请太子继位。
这也是新君登基前的必要仪式和流程,按照儒家礼法,新帝是不能立刻表现出自己对权力的渴望的。
首先要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并多次推辞,表示自己德行不足,难以担当重任,俗称进行“劝进”与“礼让”。
这两步仪式过后,才能在群臣连续的恳求下,“勉强”接受帝位,以此显示其继位是出于天命和众望所归。
像昨日二皇子那样直接举行简单的登基仪式,其实是于礼不合的。
太子恍恍惚惚的配合着,话很少。
张平安有幸也在恳请的重臣之列,得以近距离看见天子遗容。
只见周子明整个人面孔呈现酱紫色,同时带着股灰白之气,眉头还是皱着的,整个人死的并不安详,感觉好像生前还有许多未了之事似的。
死的不能再死了。
是真的去世了!
好在现在是冬天,加上灵柩里还放了很多冰块、鲜花和香料防腐,倒是没有任何异味。
张平安心里虽然有些复杂难受,但同时也安稳了些,如果周子明是猝死的话,那他应该安全无虞了。
按照周子明的行事作风和身份,他断定他不可能把他和他义父的异常之处到处宣扬,知道这件事的人绝对不多,除了秦青山外,可能就没有其他人了。
再加上新帝刚刚继位,最要紧的事就是尽快稳定朝政,同时还要处理谋逆之案。
死了那么多人,暂时不可能对他这个枢密使大动干戈的。
来不及想太多,礼部这边很快给太子换上龙袍,引领百官叩拜,“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有继位以后,太子才能顺理成章的给周子明发丧。
他颁布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宣告新帝驾崩,并公布真实的遗诏内容,让天下周知。
至于确定年号,还需要和百官商议后再决定,在登基大典后正式启用。
太子虽然神思不属,但是秦王和崔凌两人十分能干,有这两人镇着,宫里宫外事务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皇帝的葬礼是古代最高规格的国丧,称为“山陵崩”,其流程极其复杂、冗长且严格。
梓宫,也就是灵柩,不会立刻下葬,需要在宫中停灵27天,供宗室、百官和外国使臣前来吊唁祭奠。
在此期间,还要举行繁复的初祭、大祭、绎祭等仪式,京城各寺观,需钟声不断,为皇帝祈福。
全国上下百日之内不准奏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一个月内不准嫁娶。
在京官员需服丧二十七天,不得回家,要在官署中素食、宿歇。
所以张平安等人哭灵之后还并不能回家。
随着周子明的去世,张平安手底下的王大人等人也不再明面上刻意针对他。
去官署的时候,还客气的问了一句,要不要一起去?
张平安刚要答应,就被秦王留下了。
其他人便很有眼色的先离开了。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