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飞盯着那个名字,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房彦藻?这家伙不是应该在李密火并翟让的时候,就被当成翟让一党给宰了吗?怎么现在还活蹦乱跳,甚至能在给李密的建议上副署了?
历史的车轮……好像在他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动下,有点跑偏了?还是说,这里面有更大的蹊跷?
“将军?将军?”王小乙见赵云飞脸色不对,小心翼翼地问道,“这议和……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帐内其他将领也眼巴巴地看着他,刚刚拿下黎阳仓的喜悦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冲淡了不少。和死对头王世充议和?这弯转得实在太急,让人脑子有点跟不上。
赵云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脸上挤出一丝还算镇定的表情:“王世充退兵,洛口危机解除,自然是好事。至于议和……既然是密公的决定,我等遵令便是。”
他挥了挥手,让那传令兵下去休息,又对众将道:“诸位辛苦了,黎阳新下,百废待兴,防御更是重中之重,还需诸位用心。都先去忙吧,安抚士卒,清点库藏,加固城防。”
众将虽然满腹疑窦,但见赵云飞发话,也只能按下好奇心,纷纷领命而去。
帐内只剩下赵云飞和王小乙。
“将军,那个房彦藻……”王小乙压低声音,他也注意到了那个不该出现的名字,“他不是早就……”
“噤声!”赵云飞低喝一声,警惕地看了看帐外,“此事蹊跷,切勿声张。”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在洛阳、洛口、黎阳以及北面窦建德的地盘上来回扫视。李密为什么要和王世充议和?是因为洛口一战损失太大,需要喘息?还是受到了身边人的蛊惑?那个“死而复生”的房彦藻,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和江都那边,有没有联系?
一团乱麻!
“小乙,”赵云飞沉吟道,“你立刻派几个绝对机灵、嘴又严的兄弟,分头行动。一路回北营,看看张副将那边情况如何,窦建德有没有异动,顺便把那个孙三秘密押送来黎阳。另一路,去洛口,不要暴露身份,暗中打听一下这次议和的详情,尤其是这个房彦藻,是什么时候、怎么回到密公身边的,他平时都和什么人来往。”
“明白!”王小乙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用力点头,立刻转身去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赵云飞一边全力整顿黎阳防务,将这座粮仓打造成坚实的堡垒,一边焦灼地等待着各方的消息。
黎阳仓的收获是巨大的,粮食堆积如山,足以支撑瓦岗军很长时间的消耗。士兵们士气高昂,但赵云飞心头的那片阴云却始终挥之不去。
首先传来的是北营的消息。张副将依计行事,虚张声势,窦建德果然疑心重重,加上粮草被烧需要时间补充,这几日并未发动大规模进攻,只是派小股部队不断试探。那个伙夫孙三已经被秘密控制,正在押送来黎阳的路上。
“窦建德老奸巨猾,他按兵不动,恐怕是在等什么。”赵云飞对王小乙分析道,“要么是等我们和和王世充议和的确切消息,要么……就是在等别的变数。”
第三天,前往洛口打探消息的斥候带回来了更详细,也更让人不安的情报。
“将军,打听清楚了!”那斥候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后怕,“洛口这一仗打得惨啊!王世充攻势极猛,元真将军(邴元真)守得很苦,差点城破!幸亏徐世积将军援兵赶到,才稳住阵脚。据说……据说密公当时都准备放弃洛口,退守金镛城了!”
赵云飞心中一震。历史上李密后期确实有些保守怯战,没想到现在就有了苗头。
“那议和又是怎么回事?”
“是元真将军和那个房彦藻极力主张的!”斥候道,“他们说王世充后方不稳,窦建德又虎视眈眈,长期鏖战于我军不利,不如暂且议和,稳住一方,集中精力对付窦建德。密公……密公似乎被说动了。贾闰甫、柳燮他们一开始反对,但后来不知怎的,也同意了。”
“房彦藻……”赵云飞咀嚼着这个名字,“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就在王世充围城最急的时候!他突然就出现在了密公身边,说是从江都九死一生逃回来的,还带来了江都宫禁松弛、骁果卫怨声载道的消息,劝说密公放眼天下,不必与王世充在洛阳一隅死磕。”斥候顿了顿,补充道,“对了,他还带了几个人回来,说是他在江都结识的豪杰,身手都很不错,现在充当密公的贴身护卫。”
贴身护卫?赵云飞眼皮一跳。“那些人里,有没有一个身形瘦高,眼神特别冷的?”
斥候努力回想了一下,摇摇头:“这个……小人没打听到那么细。不过听说其中有个姓沈的,很少说话,但元真将军好像对他挺客气的。”
姓沈?不是罗汉。但赵云飞的直觉告诉他,房彦藻的回归,绝对和江都那股神秘力量脱不了干系!他们这是直接把手伸到了李密身边了?用的是“献策”和“保护”的名义?好一招釜底抽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