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籍文献对西周各王世系多有详细记载,却没有经过考古的科学证明。逨盘铭文第一次从考古实物资料的角度证实了西周各王世系,同时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拟定的西周年表做出了检验,具有证史补史的作用。
逨盘铭文所记载的重要史实,如文王、武王克商,成王、康王巩固开拓疆土,昭王征楚,穆王四面征战等,与《史记》等文献的记载基本吻合。
从逨盘所描述的单氏家族的世系中不难发现,其家族对周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广泛参与了周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氏族成员世代在朝廷任职,相连几代人之间互相倚重、关照,政治力量日益扩张,成为一个绵延数百年的钟鸣鼎食之家。
春秋时期,单氏家族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为周王左右的重臣,是一支地位显赫的世官世族。
除此之外,逨盘也为西周晚期青铜器的谱系研究、断代研究提供了标准器,是一部当之无愧的“青铜史书”。
中新社记者:杨家村窖藏出土的青铜器件件有铭文,它们对于了解周宣王有何帮助?
王竑:杨家村窖藏系首次发现的西周青铜器横穴式窖藏,里面出土的27件青铜器,件件有铭文,总字数达4048字。
从逨盘、四十二年逨鼎和四十三年逨鼎的铭文记述中可知,单逨是姬姓贵族,生活在周宣王时期。周宣王四十二年,其辅佐杨侯长父(周宣王的儿子)抗击猃狁有功而被周王赏以美酒和大片土地;随后,在其继承先祖爵位的同时,调任虞林一职(管理山林、渔泽的官职)。第二年宣王又对逨委以重任,命其兼任类似于“监察”官一职,并进行了任职前的训诫。
猃狁是西周时期中国西北地区一个强悍的部族,频频侵犯西周边境,长期困扰着周王室。四十二年逨鼎铭文中记载的那场抗击猃狁的战事,是周宣王晚年对敌战争中少有的一次胜利。从铭文记录中,能够感受到周宣王对这场局部胜利的重视,不仅在周王室的太庙为单逨举行了封赏大典,且以土地作为赏赐。能享受这种荣耀,除了单逨尊贵的身份外,最重要的是周宣王需要这样的胜利来鼓舞士气,也让人们看到一位力图“中兴”天子真实的一面。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记录的册命礼,是目前金文中所见册命礼仪中比较完备的。册命礼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天子对即将赴任臣子的训诫。周宣王以4个“毋敢”告诫逨施政办事的原则。一是要谨慎执政,不能纵乐,贪图安逸;二是要依规施政,明辨是非;三是要公平执法,不得偏私;四是不能贪得无厌,中饱私囊。最后,周宣王对逨说,如果逨没有按照他的告诫去施政,就是王一人的错,王没有尽到职守。从西周册命类金文中,不难发现西周天子对官员,特别是高官的职业操守有较高要求。
周天子对官员上任前的训诫谈话,在金文中的事例不多,只有位高权重者才会有。而逨为“监察”官员,对于这样的要职,周天子用人自然要谨慎。周宣王对逨的训诫中所反映的西周时期吏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出土实物,都证明了廉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杨家村窖藏出土情况看,窖藏应经过设计后建造而成,窖穴外还有建筑物,窖穴四壁规整,27件青铜器摆放有序,上面还盖着草席,并不像是匆忙间埋藏,而更像是家族的“藏宝”之地。四十二年逨鼎和四十三年逨鼎铭文中年、月、干支、月相俱全,为明确西周王世纪年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新社记者: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以铭文多着称,这些铭文在研究周秦历史中有何重要作用?
王竑:中国的青铜文明始于公元前2000年,经夏、商、周,近15个世纪,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而青铜铭文在商朝已出现。
商朝青铜器铭文较短,几乎均为一两句话,五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内容一般是族徽标志或地点场所。西周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增多,内容涉及广泛,有记录战争、封赏、土地转让、契约文书、家族历史等各个方面。
宝鸡在西周时期是京畿重地,也是虢、散、夨等西周诸侯国的封地,自汉代以来,宝鸡就不断有青铜器出土,历代不绝,包括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大克鼎等诸多重要青铜器都出土于宝鸡。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大量源于窖藏,占全国窖藏出土铜器的78%,而窖藏青铜器多是生活在宝鸡的世家大族所用的庙堂重器,且大多有长篇铭文。这些青铜器铭文记录了周王朝的兴败衰亡,或墓主人的身份权利和地位等,“浓缩”了西周时期的重要历史。
青铜器通过铭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西周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涉及政治谋划、征战杀伐、祭辞诰命、册赐宴飨、土地转让、刑事诉讼、盟誓契约、婚嫁礼俗等方方面面,承载着政治文化、宗教信仰、审美等多方面内容。古代典籍中在这些方面的记载颇多缺佚,青铜器铭文弥补了史料的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地球online速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地球online速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