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从专业的角度看,农科院如今的这批人,其实谈不上多么专业。人员构成上,有一部分是老农、一部分是读书人、还有一部分学徒。许多事情,对他们来说也是相对陌生的,想要真正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农科院,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重视科学技术无疑是正确的方向,这一点儿需要政策扶持、也需要观念上的改变,甚至要把它作为一种信念去坚持。虽然前期确实需要投入许多资源,但等到真正开花结果的时候,大家都会看到科学发展观之于农业的巨大的助推作用的。也幸亏周勃愿意相信张恪,在政策上给予了他很多支持,若是换个人的话,这事儿还真未必能成的。要知道,一家莫名其妙成立起来的新部门,一下子要了五百个工作人员,且大部分还是读过书的,待遇上还要求向编制内看齐,这可是一大笔开销啊!如今,西南地区可是百废待兴,到处都要花钱的,把这么多钱花在一个不知道有没有价值的部门里,而且可能还要长期投入,这事儿还是多少让人犹豫的。不过,当周勃到农科院参访之后,又去了罗东镇实地考察,倒是让他对于这个事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了。农科院是真的在为百姓干实事的,至于成果,等冬玉米和油菜这两个项目出成绩了,自然便知道了,左右不过几个月时间罢了。
某种程度上,在西南地区,周勃和张恪是有默契的在分工的。周勃更多的是在做固本的工作,而张恪则更倾向于开拓新路。师徒俩人,各施所长,誓要让西南地区的百姓不仅是要恢复生产生活,还要进一步的发展起来,过上好日子。张恪对此其实还是很有信心的,有好的政策、有宽松的施政环境、有先进的理念和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也有能够调动的庞大资源,没有理由干不成的。真正的变数,其实还是来自于新皇帝。终究还是很难把握杨豪会做什么事儿的。唯一比较好的一点是:新皇帝为了控制住军队,显然是有点操之过急了,表面上看顺利、快速的掌控了军队大权,但其实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只是更换一些中高阶武官,并不代表着他就能牢牢的掌控军队的。没有一个长期的经营,是不可能在军队中俘获众望的。而上下不同心的军队,必然是不会有战斗力的,这是硬伤,恐怕是没那么容易解决的。
而若是除去武力威胁,只拼政治手腕、智慧谋略的话,张恪却是并不惧怕这位新皇帝的。不过,对方确实是占着主动优势的,大抵上自己这一边只能等待他先出招,再来想办法应对的。唯一的主动出击,便是早先定下来的针对京城的“经济封锁”策略了。不过,光靠这个,肯定是没办法扳倒他的,这件事情更多的还是要给他找找麻烦,让他暂时无暇它顾而已,为己方争取时间而已。毕竟要把这片刚刚遭遇过自然灾害的地区发展起来,哪怕再顺利,也要花上几年时间的。
正思考着这些事情时,杜若走了进来。王大丫去了青龙城,哈尼到了北方,周薇在罗东镇忙着种油菜,目前在张恪身边的只有杜若了。为了方便和快速的通信,鹰将暂时充当着通信兵的角色,常常要在安顺城、黑龙城、青龙城之间飞来飞去。而杜若则是负责着鹰将回到安顺城时的照料工作。长时间的飞行,对于鹰将的身体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伤害。基本上若是没有过于紧急的事情,便不会用到他。不过,用它来传信,的确是最快速的方式,用其它方式从安顺城传信到青龙城,最快也要半个多月,而鹰将只需要三、四天,这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的。只不过,这确实是太过于奢侈了,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吧。而且每飞一次长途,最好让鹰将好好歇一歇,养一养,不能随随便便用废了。要把他当作战略武器用,而不是消耗品。为此,在这三个地方,便需要安排专人照料鹰将,而杜若便是目前在安顺城,承担起这一任务的人。
喜欢小族长的奋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小族长的奋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