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初,书院大礼堂。
这座足以容纳数千人的宏伟建筑内部,此刻已是座无虚席。
前排是李世民、长孙皇后及皇室成员、朝廷重臣及其家眷。
其后是慕名而来的各路勋贵、世家子弟和受邀来此的优秀学生家长。
身着蓝白院服的书院学生们,则是整齐地坐在预留的区域内,一个个神情激动,与有荣焉。
礼堂前方,是一座宽敞高大的舞台,背景是一幅巨大的书院鸟瞰图。
舞台中央,立着一座造型独特的讲台。
秦明作为书院山长,正与杨梓君、姜洛苡、王绩、孙思邈、李春等书院主要负责人,皆在舞台一侧等候。
气氛庄重而热烈。
随着礼堂内响起一阵悠扬的钟声,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紧接着,身着一袭火红色儒衫,担任司仪的杨梓君,莲步踏上舞台。
她缓缓行至讲台前,朗声道:
“吉时已到!”
“吾算学院院长——杨梓君,在此郑重宣布:清北书院开院典礼...正式开始!”
言罢,她玉臂轻抬,微笑道:
“下面,恭请清北书院的创办者,书院山长秦明,上台致辞!”
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身着青衫,头别玉簪的秦明,稳步走上讲台。
他双手轻轻搭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看到了李世民羡慕与期待的眼神;看到了长孙皇后慈爱的笑容;看到了萧嫦曦、萧媚娘、萧清婉、百里芷、长乐公主等人眼中的骄傲与支持;
也看到了无数张朝气蓬勃,无比振奋的稚嫩脸庞。
秦明淡然一笑,清朗的声音响彻整个礼堂:
“诸位来宾、诸位朋友,以及......清北书院的全体师生们!”
“今日,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见证一个崭新的开始——清北书院,正式开院!”
话音方落,会场内再度响起热烈的掌声。
台下,李世民、长孙皇后以及受邀而来的朝中权贵、名门贵妇纷纷回头观望,眼中满是诧异。
“哼,朕今日方知,秦明这小子竟如此...爱慕虚荣!”
李世民凑到长孙皇后身侧,低声吐槽道。
他方才已察觉到,这掌声之所以能适时响起,皆因坐在学子前方的那些教书先生们,率先鼓掌。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压低声音道:
“二郎,你难道没有察觉这般行事,可以凝聚人心吗?”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怔,再次偏头望向身后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
却见那些学子们的脸上,皆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骄傲。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长孙皇后再次开口,小声道:
“更何况,等贤婿讲完,就轮到你这个未来岳丈登场了。”
“二郎,难道不期待这样的掌声吗?!”
李世民闻言,一时语塞。
他有些无奈地瞥了长孙皇后一眼,小声嘀咕道:
“观音婢,你就宠着他吧!”
长孙皇后凤眸微弯,并未多言,只是轻拍李世民的手背,示意他好好“听讲”。
二人说话间,秦明往下压了压手臂,示意众人“噤声”。
顷刻间,会场内鸦雀无声。
这一幕,让朝中文臣武将再次目瞪口呆,心中震惊不已。
毕竟,这般的“令行禁止”,哪怕是久经沙场的将士们,恐怕也做不到这一步。
更何况,他们身后只是一群性子跳脱的幼童。
由此可见,清北书院不是“虚有其表”,而是在“教书育人”上确有其独到之处。
就在众人沉思之际,
秦明谦和一笑,缓缓开口:
“创立书院之初,有人问我:为何要费尽心力、耗费家资打造这样一座集儒学、算学、医学、工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书院?”
“它与大唐国子监、州学、县学,以及民间其他书院,有何不同之处?”
他顿了顿,自问自答:
“我想,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他抬手指向礼堂外,仿佛能穿透墙壁,指向那院门石上的四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黎元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并非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我清北书院立院之根本,”
“更是每一位踏入此地的学子,应当铭记于心、并矢志追寻的最高理想!”
“何谓‘为天地立心’?”
“是探究宇宙万物运行之规律,是格物致知,是明辨是非,是树立起对这个世界、对人间正道最根本的认知与坚守!”
“何谓‘为黎元立命’?”
“是心系苍生,是学以致用,是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去改善民生,让这天下百姓,能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希望!”
“何谓‘为往圣继绝学’?”
“是传承先贤智慧,却不止于传承!”
“更要勇于开拓,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让学问不至于故纸堆,而能焕发新的生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秦公子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唐秦公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