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品秩,张异就可以入宫面圣了。
朱皇帝既然一直不召见自己,自己就干脆去求见他好了。
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道明今天的来意。
“贫道在清心观,等着你们回家!”
家……
不管是李氏,还是孟瑶,听到这个词,都觉得十分温暖。
是呀!
那座小道观,其实早就是她们的家了。
李氏这些年赚了钱,早就可以买到更好的宅子搬出去。
但她没有,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大概也是觉得,清心观才是老孟死了之后,她们的皈依处。
“娘,孟瑶想回家了!
家里的地应该整理,将去年的粮食给种上了……”
小孟瑶拉着李氏的衣服,李氏眼眶泛红。
“小地主老爷稍候,我们去收拾衣服……”
“回家……”
听母亲同意,孟瑶欢呼,她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帮母亲整理衣物。
张异被徐家丫头给轰出来,连带着徐允恭。
李氏母女收拾女人的衣物,自然不希望他在一边。
张异站在小屋门口,乐呵呵的。
三年时间,改变了很多事。
所幸他怀念的东西,并不曾被改变。
“我们好了!”
孟瑶收拾最快,她将自己的衣物,玩具,还有书籍都包裹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包袱。
小姑娘手里拿着包袱,走路都是摇摇晃晃,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张异感受得到。
一会,李氏也出来,她的行礼比孟瑶的还少。
“回家!”
张异牵着孟瑶的手,一行人上了马车,往清心观走。
等回到清心观,他跟着李氏母女三人,进入药园子。
在李氏她们忙着打理的时候,张异在房间里转悠。
他发现了一本笔记,上边详细记录着这两年李氏她们做的实验。
育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不同的稻种之间的选育,排列组合,都充满随机性。
能出现一个类似药王稻的品种,几率很小很小。
张异只是没想到,在李氏母女已经拥有了如此多财富的情况下,依然去做这件事。
当年张异离开的时候,也带走了一部分稻种,龙虎山上同样有一群育种的人,并且比药园子更大。
只是选育这件事,并非你投入就能有成果。
能选育出什么品种,坚持和运气才是最重要的。
张异翻看那份记录,微微惊喜。
李氏母女的运气好像也不错。
根据她们的记录,她们确实发现了不错的稻种,也许再杂交下去。
还能有更好的发现。
“占城稻虽然很好,可世间没有完美的品种……如果能培养出一些适应力强,抗病强的品种,那自然是好!“
张异对这件事并不急,所谓的研究,本来就是经年累月之事。
在番薯和土豆等美洲作物进入大明之后,这两个作物才是真正能改变底层状况的神物。
人的需求,首先是要填饱肚子,接下来才是追求口感。
稻米作为华夏人的主食,是番薯和土豆永远比不上的。可是土豆和番薯,如果遭遇灾年,那肯定算得上救命神物。
而且,关于番薯和土豆品种改良的事情,如今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知道改良的路径,改起来应该不难,也会很快。
“反正已经淘汰了一些稻种,关于番薯和土豆的改良,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美洲带回来的番薯和土豆,肯定会在未来几年内,极大的改变大明的粮食状况。
但张异也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有什么神物,只要剥削方式不变,老百姓想要安居乐业,那依然不可能。
生产力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冲击,是有时效性的。
番薯和土豆也是如此,如果它们无法在窗口期内完成部分改革,大明的日子依然会回到从前。
可这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道士能左右的事情,他只能寄希望于朱元璋,真能打破平衡。
……
在张异等人回来的时候,观音奴在道观这边,也听到了动静。
观音奴和李氏母子也算相处了一年多,主动过来拜访。
只是看见张异,她顿时没了好脸色。
昨日的误会,她也知道是误会,可一个女孩儿的名节,同样被他给毁了。
那日的事若是只有她和张异在场也就算了。
被老陌和锦衣卫看见,此事一定会传回宫里。
一想到当初拒婚的时候如此决绝,可如今去和一个道士牵扯不清/
观音奴的心情十分烦躁。
张异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观音奴,他看完育种的记录,又在翻看关于清心观田产收成的情况。
李氏和孟瑶自然而然接手了管理张异这些田产的问题。
从当年那场刺杀开始,张异原来的那些佃户,突然成为朝廷大移民的名单中人。
几乎所有人,都被迁徙到北方去了。
张异想起这件事,也一阵唏嘘,这一走,以古人的交通条件,估计就是永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