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床边,接生婆早就将女婴身上的血污擦洗了一遍,用干净的包被裹起,接生婆见到天子的神情心里就明白了许多,松了口气,大着胆子嘱咐些要注意的事项。
“陛下,给孩儿取个名字吧。”李珂眼里有些恳求。
她看着天子脸上的笑意,轻舒了一口气。
“大名,就叫颜璇。
小名,取个平平。”
璇者,美玉也。
长女叫平平,第二个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小名就叫安安。
平平安安,挺好。
“传旨下去,全城无宵禁三日,往长安城撒喜钱九千贯,与民同乐。”
“遵旨!”
一喜,是吐蕃平定,边疆安泰。
二喜,是陛下有了个长女。
不少人提着的心也放下了许多。
不是个男的就好。
有人还担心陛下后宫妃嫔又少,怕子嗣艰难,但陛下还年轻,这男女的事谁又说得准,大可以乐观些。
况且,金贵妃的肚子里不还是有一个呢吗。
金贵妃可不比李贵妃。
她不争不抢,比李贵妃显得和善些,更无外戚。
“等雯儿也生了,你们再在这修养几月,等到年底再回去,不急的。”
“妾知道了。”
颜季明摸了摸女儿的小脸,她也不怕人,瞪着眼睛看他,还有周围的人。
......
沈青站在宫门外,心思有些忐忑。
在外面这么久,天子究竟还是不是原来那个脾性,怕是不好说了。
而且,沈青在外面干的是纵兵横行的事,
游说、出兵、决断,
有时候都得他一人进行。
天子给他绝对的权力,沈青也很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说简单点,
心有点野了。
“陛下召见。”
程元振站在宫门处,笑着低声说了一句:“是好事。”
“多谢。”
沈青心里一定。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椅子,坐吧。”
沈青抬起头,看见天子居然在笑,顿时头皮发麻。
以往在河北、河南的时候,颜季明脸上的笑容就越来越少,而入关进长安后,成了天下主,许多时候更是不苟言笑。
现在他笑的很开心。
“吐蕃的事做的不错。”
“都是陛下英明,臣不过是...”
“别这么客气。”颜季明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以前倒是没看出你的本事来,领兵、说客,你一样不落,吐谷浑几个大部族,还有那些造反的吐蕃贵族,全都是被你说动了。
此战,你功不可没。”
“臣为陛下效命,不敢居功自傲。”
“你想要什么,朕都可以赏你。”
“臣不敢。”
颜季明深吸一口气,脸上笑意淡了许多。
“怎么?”
“额,陛下抬爱,那臣就厚颜...臣...想要洛阳城外几亩良田,以后能让子孙有口饭吃,就心满意足了。”
“这个好说,程元振。”
程元振慌忙跪下。
“奴在。”
“让中书省拟旨,从洛阳城外挑出良田三千亩赐给沈氏,另外...再封个侯吧。”
“臣,臣谢陛下圣恩!”
至此,大魏外围的威胁算是暂告一段落。
大食也未必未必藏着好心,除了在对付吐蕃上与大魏有一定的利益交集,除此之外也就是商贸。
好在他们已经将数学、天文、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整理出书籍,交由使者送来,颜季明很快就下令择选贤才,准备编着书籍。
古人对数学有研究的也有不少,但颜季明更希望建立起一种较为系统的学习方法,而且将其列为做官者必学的科目之一。
思想上的变革,依旧没有必要。
全国在缓慢恢复,各处新建的工坊和规模逐渐扩大的工场,都只能算是小规模提高生产力,没有爆发性的提升。
大魏如今依靠的依旧是小农经济。
为什么?
不种田没粮食吃,也就养不活那么多人。
官衙每年都遵照朝廷的意思,鼓励开荒和农桑,也就势必要在商贾和农桑之间二选一。
人力毕竟就那么多。
最后,还得考虑到江南的事。
颜季明站在宫楼上,向下俯瞰,大半个宫城和长安城都尽收眼底。
“会好起来的。”
......
长安城里有整套的朝廷班子,但比较尴尬的是,洛阳这边才是国都,只有一部分负责代理事项的大臣。
城里掌握实际最高权力的,是河南府尹李晟。
为此,也不是没人进谏,知道陛下是为了两个贵妃留在长安,便拿这个说事,拼命进谏,让陛下不要因为两个女人就“误国”。
实际上奏疏和事情都是正常处理,极少有缺漏。
但这帮儒生就是喜欢进谏。
而颜季明不喜欢毫无意义的杀人。
一群苍蝇,
飞来飞去烦人,打死了粘手上,恶心。
没奈何躲着吧。
又说陛下深居宫中,恐为妇人所蛊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活在天宝十四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活在天宝十四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