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事,终究是让她多了一份顾忌:
她本就不是完璧之身,虽说平时表现的落落大方自有一番气度,心里却偶尔也担心天子会不会因为这个而不喜欢她。
而且,李唐亡国了,她也没了公主的身份。
颜季明越是陪着她,她就越是忧虑,到了金善雯也怀上身孕的时候,她虽然也替对方高兴,但心思变得也更沉重了。
天子起家之时,金善雯就一直跟在他身边,自始至终备受宠爱,她在这,自己的情分会不会......
孕妇难免会胡思乱想。
颜季明觉得李珂的笑容里有些勉强,他微微皱眉,握住她的手,只觉得冰凉。
“回去吧,外头凉。”
“知道了。”
“程元振。”
“奴在。”
“带人送两位娘娘回宫。”
“奴遵旨。”
等她们走后,颜季明才拿起账簿慢慢翻着,很快,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长安商行操持的行当说简单一点,就是负责稳定民间物价,监管国内各处商品运输、售卖,同时将工坊产出的商品大量运到国外卖掉。
因为它背后就是朝廷,公信力足够,所以商行还可以自发在民间集资和建立起工坊。
上个月内在长安建立起的工坊约有一百二十五座,按理说都是准备的差不多了,经过商会的认证,才可以挂上工坊的牌子。
已经是说,挂牌之后,就能立刻投入生产。
这个月的产量是提高了一些,但提升的量明显没有一百二十五座工坊那么多,而且在营收、利润方面,账面上也有很大的问题。
这套记账的方法就是颜季明写出来让施行下去的,所以就算是匆匆看了一遍,也很快就发觉出了问题。
等程元振回来的时候,他吩咐道:“派人召李萼和刘晏入宫。”
......
天子正在长安,所以即使确定了都城是洛阳,也依旧有不少人选择回来,想碰碰运气。
再加上确定了科举的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长安,而他们见到的,是一个“崭新”的朝廷。
朝廷不断推行政令,在秋冬之季号召无事可做的百姓参加工坊工场的生产,施行按劳分配,让百姓可以多一分营收。
而在春夏的时候,则加大对农桑耕织的扶植力度。
这一套方法整体是没有问题的,也相应催生出了不少行当,至少让大部分人都有饭吃,使得大量流民回到城池中安居乐业。
但在这中间的诸多流程,毕竟全是由人来执行的。
颜季明在河北的时候,就曾施行过一条政令。
当时民不聊生,为了快速收拢百姓和以工代赈,他下令允许民间成立工坊,在通过官衙的审核后,申请者可以得到相应的扶持,譬如说一些钱。
官衙的审核制度是他亲自指定,官吏也有相应的监督,整套流程严格,但也算得上合理。
所以在占据关内后,为了安抚本地的百姓,他便下旨在长安施行同样的办法。
在等李萼他们的时候,颜季明让人去找来最近几个月内所有的账簿,准备开始查验。
李萼到宫中的时候,刘晏也恰好到来,两人对视一眼,神情不尽相同。
“李相。”
“刘御史。”
两人彼此施礼。
“陛下忽然召我等入宫,似乎是长安商行出了点事。”李萼淡淡道:“那儿,是刘御史管的,过会可要仔细些。”
刘晏默默点头,思忖着可能是哪里出的问题。
长安商行最近还算平稳,至于账面上的东西,全都是第五琦在管,她也不过是负责出点策略和监察商行内部有没有人监守自盗。
似乎...没什么问题啊?
跟着引路的宦官一路前往后花园,两人看到了天子,后者面前摊着几本账簿。
“自己瞧着吧。”
颜季明敲了敲石桌,装过身去,看着外面的雨势愈发阴沉。
两人心里疑惑,伸手将账簿拿来一页页翻动着。
李萼最先看出问题,自从跟着颜季明做事,从常山到河北,财政一直是他在管,对这些方面的事更为熟悉。
长安商行的整体运作处于刘晏的监察之下,明面上是没出问题的。
事情就坏在民间工坊的申报制度上。
有长安商行的认证,是可以免过官衙审核的流程、直接获得扶持的。
这本意是为了简化流程,尽快让工坊进入运作。
而商行认证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申请者手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而且商行本身也是可以进行投资和直接建立工坊的。
所以这也就有个漏洞可钻:
内部人员串通外界,让其他人代为申请,自己虚报或者多报数目,利用职务之便直接通过认证,再去官衙申请扶植的钱。
官衙得到了朝廷的命令,所以只要有商行的认证,就能批下来钱和场地,而这些的去向则是不明。
倘若官衙中也有他们的同伙,那只要看到认证的文书,随即开府库放钱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活在天宝十四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活在天宝十四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