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在心里怒哼一声,虽然已经退位,但他心里仍存着点骄傲。
吐蕃,蛮夷也,居然也敢自居为叔?
在他身旁,群臣醒悟过来,纷纷开口呵斥。
严庄冷笑一声:“你我二国如今正交兵,贵使在这饶舌,怕是说了也无用吧。”
“臣正是为了两家退兵和好一事而来。”
吐蕃使者对着颜季明叩首,高呼道:“赞普欣闻陛下龙凤之资,天生英主,欲将膝下明珠嫁与陛下,望陛下不弃蒲柳之姿......”
“免了吧。”
颜季明摇摇头。
“那...我家赞普,望陛下垂恩,赐予公主为配,表吐蕃、大魏两家,永结同心之意!
望陛下,成全!”
颜季明再次敲了敲扶手,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朕,没听错吗?”
他笑着,指了指薛嵩:“薛将军,吐蕃如今正攻打我国陇右、西域边陲,却又派人过来,向朕...求亲?”
薛嵩跪下,沉声道:“吐蕃跋扈,臣请陛下赐军,臣愿亲往,讨吐蕃!”
李亨算是看出来了,这从上到下,估计都是把吐蕃使者当乐子耍的,压根没有正儿八经谈判的意思。
他忽然有些失落了。
这国事,不能这么主持啊。
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吐蕃使者被一番嘲讽,脸皮涨的通红,终究是忍不住脾气,怒道:“陛下初定天下,就要急着动刀兵,不怕这天下之民记恨、不怕这天下之土四分五裂吗?”
“动刀兵,也是你们先动的,没道理挨了砍,还得委屈自己不能还手,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颜季明站起身,当他起身的时候,李亨都没注意到,身边许多新提拔上来的大臣,此刻早已跪伏下去。
他犹豫片刻,对着那个不怒自威的年轻天子,缓缓屈膝,跪下。
南诏使者一同跪下。
大殿上,只有吐蕃使者还站着,死死盯着颜季明,眼里露出一丝冷笑。
来之前,他早已了解到,仍有三道土地,并未归顺大魏,只要稍加笼络,定能在当地形成割据,让这年轻天子忙的焦头烂额。
这也是吐蕃国内商量好的一项计策。
毕竟相比于之前那个强横无比的邻居,眼前这个如婴儿般落地的帝国,如它的皇帝一样年轻。
“陛下莫急着做出决断,还望与朝中诸公商量之后,再行...”
“朕说了,”颜季明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打。”
“唐绍汉室,魏继唐统,此中原更替,现在,居然连蛮夷都敢来趁火打劫了。看来,是大唐打的还不够狠。”
“身为一国之主,生受万民供养,自当抚恤万民,带着他们活的更好,而不是委曲求全!天下,是百姓和将士们一点点打下来的,每一寸土地,都流着我们的血,岂能让给外人!
我不可辜负他们,因为,我是天子!
历来外族与中原之血仇,纵然千载之后亦难忘却。最初,外族叫匈奴,自汉武之后,匈奴为奴!后世子孙但有自尊者,无不以汉代大将为标杆;举我少年时,亦曾羡慕勒石燕然之壮举,恨不亲自提军,行卫霍窦陈之遗志!
我不能堕了先祖的脸面,因为,我是汉人!
要打,就来吧。”
吐蕃使者听到这里,已经完全清楚了魏帝的意思。
已经没得谈了。
他怒声道:“口口声声说着要打,好大的口气,陛下不怕亡国么!”
“亡国又有何惧?”
颜季明慢悠悠道,抬起手,指了指面前的一人:
“吐蕃若是不退,朕在有生之年,在离开这张龙椅之前,会把每一个士卒,每一个百姓,都发动起来,
秣兵历马,一路南下,
直至...高原之上,
再无吐蕃二字。
直至...中原四方,
再无不臣之国!”
声音落到李亨耳中,他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愕然地看着颜季明,看到他挥挥手,狂傲的像黄袍上那条张牙舞爪的龙。
而他,也正抬起手,指向李亨。
“唐王在此,你且问问他,若是十年前的大唐,你可敢站在大殿上,说出这番话。”
“亡国?
亡国又有何惧?
大魏若亡,那,就让大唐复国,让他,再来接替朕,让后世之子孙,接过这份仇。”
......
话听着气血喷张,但毕竟不是一激就上头的年轻人,李亨很快就冷静下来,但他看向颜季明的时候,眼里少了许多轻蔑。
他深吸一口气,由衷地说道:“其实不必这般羞辱他们,而且也不必这般急着表明态度。”
颜季明拎起茶壶倒了一杯清茶,放在李亨面前,笑了笑,没有急着回答。
“听闻陛下好清茶,此中口味,却像是喜清淡的长者。”
“在洛阳的时候,就是因为旁人知道我喜欢清茶,刺客,在茶里下了毒,自那之后,就好久没喝过此茶了。”
李亨啜饮了一口茶水,苦笑一声。
要说到刺客,他也不是没派出来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在天宝十四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活在天宝十四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