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臣,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李亨坐着,淡淡道:“昔日河北之谶竟成真事,颜逆叛了,而且...还拥戴了一个伪帝。”
“陛下,”郭子仪抬起头,平静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种让人安心的意味。
“臣,愿往讨。”
“不只是他。”
李亨猛地一挥长袖,重重拍打着扶手。
“颜逆从洛阳出兵,陕郡撄其锋芒。
李光弼自太原南下,河东动荡不安,
封常清已经率军攻下淮南全境,高适全军覆没,孤身逃到江南,说是要重整兵力......呵呵,朕还能信他吗?”
李亨看着三人,“或者说,朕,还能信你们吗?”
郭子仪再度跪下,毫不迟疑道:“郭氏,愿为大唐,愿为陛下效死!”
其余两人也跟着跪下,异口同声。
“愿为陛下效死!”
李亨叹息一声。
“眼下,还能调动多少兵力?”
“朔方军两万余人,神策军一万余,还有逗留在关内的部分安西军、以及河东、其他地方过来的援军,约莫...有六万。”
李亨不清楚这六万人是多还是少,思忖了片刻,道:“以郭公看,眼下该如何做?”
“固守潼关。”
郭子仪回答道,“河东除了太原外,其余郡县并未失陷,李光弼就算能逐一攻破,至少也得花半年时日,想从河东绕过潼关几乎不可能。
而淮南虽破,山南全境尚在,封常清若是从淮南撤军,高适便可聚集兵马,从江南反攻,夺回淮南。”
随着郭子仪的解释,李亨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交谈了半天,走出来的时候,张镐低声道:“李光弼,真的...”
“我,不知。”
“啊?”
郭子仪看着停住脚步的两人,也是有些无奈道:“至少,得让陛下能待在长安...”
“那六万大军,究竟有无?”
“凑出六万倒也不难,只是若要同时抵御三面,这兵力就捉襟见肘了。”
李晟在一旁默默听着两人的对话,忍不住问道:
“为何,不召安西军回援?”
......
蜀地富庶,供上皇居住的行宫同样奢华,歌舞升平,宴乐之声从内传入,高力士匆匆趋入,一眼就看到倚靠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的上皇。
数名穿着暴露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高力士目不斜视,径直走到上皇身边。
“长安使者求见。”
“不见。”
上皇睁开眼,欣赏着舞姬的姿态,漫不经心道:“又是来要钱粮的?”
“打发了吧。”
他语气平淡的像是让高力士去打发一条狗。
高力士面露迟疑,第一次没立刻动身。
“魏王非良臣,野心极大,不可不......”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耳。”
高力士默然。
如今李亨所有,不过关内一道,而相比于他,上皇坐镇蜀地,山南道举棋不定,江南和岭南只要一道诏令就可以再度归顺。
等于依旧坐拥江山半壁。
换言之,只要等着魏王攻入关内,上皇,就可再度登基。
毕竟,魏王对外发出的檄文里,明确说是上皇的密诏,要求拥戴永王登基称帝。
在此之后,上皇自然可是下旨呵斥否认,同时号召天下起兵讨逆。
这是难得的良机。
高力士只觉得,这般做太过无情。
想到这里,他不由心头一震,用力咬了一下舌尖,用疼痛让自己清醒过来,然后立刻抬起头,恰好与上皇漠然的目光对上,露出讨好的笑容。
“陛下。”
自己,不过是一个阉奴。
自己,哪里配谈有情无情。
“你跟随朕已多年。”
“能服侍圣人,是奴的福分。”
“不,这么多年,也辛苦你这个奴才了。”上皇眼神移开,高力士本来暗松了一口气,但因为这句话,顿时又吓得手脚冰凉。
“都退了吧。”
上皇挥挥手,歌姬舞女们离开大殿,只剩下他和高力士。
“安禄山之事,确是朕疏忽了。不过,此獠隐忍十数年,才敢举兵造反,
颜季明才几岁?
居然也敢学他?
可笑。”
“若他韬光养晦,朕还会高看他一眼,但现在,李泌不过略施手段,就引得他举兵西征,果然,还是年轻的很。”
“给李光弼的信送过去了吗?”
“信使,已经上路了。”
“蜀地可用之兵也在调集了。”上皇自言自语道:“一个临淮郡王,一个陈留郡王,呵,让他们一个做魏王,一个做齐王又如何?
都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等他攻下长安,那里,就是他的葬身之处。”
高力士默默听着,看到上皇有些癫狂的眼神,还有他早已苍白的头发,高力士又觉得有些悲凉。
他还记得,陛下当年是如何意气风发。
数十年岁月,江山没变,天下如同大江浩荡,前浪一潮,后浪一潮,人在其中,也不过随波逐流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活在天宝十四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活在天宝十四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