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坚持坚持,马上就好!”陈澜安慰道。
“啊啊啊啊啊~~~~~,真受不了了!你快点,我不行了!坚持不住了!”
陈澜就加快了速度,手中的刀影翻飞,很快,将剩余所有的疤痕全部切烂,然后将星兰银蜍的精华一滴一滴滴了上去!
再次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十几秒的时间,荀清雅的小腹伤口就肉眼可见地愈合了,而且丝毫无疤。
“真的假的啊?这药也太神奇了吧!”荀清雅坐了起来,忍不住用手摸自己原来疤痕的地方,真的丝滑无比,比其他地方更为粉嫩,秀眸不由晶亮晶亮。
“当然是真的。”陈澜说道。
“澜,你太好了!”荀清雅很感动,一把搂着陈澜的脖子,然后往后一倒。
陈澜刚好压在了荀清雅的身上,吓得他赶紧将手中的手术刀往远处扔去。
小区里的大妈们不时朝着这个方向指指点点,有个大妈隔一会儿就忍不住“啐”一口:“大白天的,真不要脸!”
不过,这个时候传出的叫声,真的没有冤枉陈澜了。
……
陈澜神清气爽地回到了省一院加班。之前请了几天假去那个溶洞,导致班不够。他自然不是在乎那点班的人,而是真的心情好。心情好,所以加班也开心。
他过来医院,是给一名七十八岁高龄的老奶奶做心脏移植手术。
其实在此之前,省一院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最大的年龄为七十一岁,这名奶奶已经七十八岁高龄,是国内目前有报道里年龄最大的心脏移植患者,要不要做心脏移植,能不能做心脏移植,怎么做,医院组织了一次多学科讨论。
这名奶奶是一名退休的公务人员,在家人眼里,她身体向来健康,而且特别爱好旅游。
那啥,退休金高,身体好,家里又不用带孙子孙女外孙之类的,当然常常旅游了。
奶奶的女儿说道:“我妈发病前半个月还刚爬过泰山,去年还去敦煌沙漠骑过骆驼。除了有青光眼和甲状腺结节外,体检报告单上其它指标比我们都要好。”
谁知道,病来如山倒,可能,真的是年纪大了,平时的健朗都是表象而已。
那一天,老奶奶早上起来给自己做早餐,突然就觉得身体不舒服,有点胸闷,浑身没力气。
家人见状,赶紧拨打120将奶奶送往就近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考虑心梗,随后的DSA血管造影显示,奶奶冠脉前降支80%-85%堵塞,马上行急诊手术,植入支架。但遗憾的是,因为冠心病导致严重心衰,术后,奶奶病情危重,不得不上了ECMO。
经过方方面面评估,心脏移植或许能为她拼出一条生路。
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连夜带着ECMO转省一院。
那家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和一名技师,带着设备全程护送,确保转运安全。
来到省一院后,人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没有自主心跳,ECMO用了十多天,自身凝血物质几乎被消耗光
尽管年龄是心脏移植的一个考虑因素,但绝非绝对禁忌。牛主任认为,国际上也有报道高龄患者心脏移植成功存活的病例,医院也考虑到患者发病前身体比较健康,身体素质和基础条件还可以,符合心脏移植指征,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所以,牛主任决定,完全可以试一试。
而陈澜做这种手术已经有过好几例成功的病例,十分得心应手,他本身又是牛主任的得意门生,兼科室的顶梁柱之一,所以,主刀的任务就被他给争取来了!
这种事情,其他人想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像孙李杰,虽然有副院长的关系,本身也是医学博士在读,但即便机会给他,他也不敢接的。
牛主任也不敢给他!
其实,这个手术,难就难在要克服止血关。由于患者患有冠心病需要抗凝治疗,同时ECMO使用时也需要抗凝,但手术又要止血,这种矛盾,意味着手术过程中的止血非常有挑战性。
然后,患者要带着ECMO手术,而心脏移植又需要体外循环,这两者之间如何协调也是大挑战。再加上患者本身处于昏迷状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也给手术增加了难度。
不过,省一院作为全国领先的器官移植中心,有强大的学科群支撑器官移植,尤其对这类高难度挑战,有经验也有信心。
而陈澜,后世更是医学泰斗,对这种高难度挑战,也是信心十足!
在做好各项预案、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后,这名患者奶奶很幸运,等到了一位爱心捐献者的捐献,然后,由陈澜主刀,手术开始。
正如之前预判的一样,术中,患者出血不止,血像出汗一样不停往外冒,那场景,看着都吓人!
这是陈澜做心脏移植手术以来止血时间最长的一次,陈澜、马老师、赵医生、梁医生、张玲珑,轮番上阵按压止血。
与此同时,眼看着平常手术中使用的快速输液器跟不上出血的速度,为加快输血,手术室里的麻醉科医生姚瑶当机立断,用50ml针筒进行手动输血,体外循环一名副主任技师手动加压。输血科团队则全力以赴,联系血小板、血浆、红细胞,保障用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最强诊病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最强诊病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