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办公室里。
听着陈老说以后卖石油,杨小涛心里就笑起来。
以后啊,别说卖石油了,不买石油就不错了。
不过买石油也是好事,起码标志着国内工业发展起来了啊。
当然杨小涛也清楚,国内石油的开采非一日之功,尤其是海边的油田,更需要抓紧建设。
要知道,沿海的石油可是重要的资源,更是陆上的增储核心。
想到后世那些‘小偷’,杨小涛就觉得该多造些船,多造些大船。
毕竟船多力量大嘛。
等陈老说完,杨小涛便说起另一件事。
西气东输。
“领导,这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关于西气东输的资料,您过目。”
杨小涛从文件袋里取出一份十多页的资料放在桌上,然后走到一旁窗户处,抽出烟来点上,借助烟草提提神。
陈老看了眼杨小涛,也听说最近的情况。
家里媳妇又忙着事业,孩子都带到总部了。
工作上照顾的地方比较多,也是难为他了。
不过好在这家伙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啊。
要是搁他这,身体肯定吃不消。
坐在桌前看着面前的资料。
这份资料比之前自己交给对方的多多了。
而且也更加有条理,有内容。
“这目的地还没确定下来?”
陈老看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不是有大体方向了吗?”
杨小涛将吸了一半的烟掐灭,然后拿着走回座位上,“大体方向有了,但具体的油气田并没有确定好。”
“而且我们考虑到收集氦气的情况,若是土库曼的天然气中含有丰富的氦气,我们就需要执行二号方案,所以选择的油气田尽量靠近边区,这样方便收集。”
“若是跟咱们的一样,那就直接选择距离咱们近的就行,就可以执行一号方案。”
杨小涛做出解释,陈老也知道氦气的事情,便点头说道,“最好还是执行二号方案,毕竟这资源用了就没,用别人家的总比自己家的好。”
杨小涛无语笑道,“那您还要卖石油啊。”
“两码事!”
陈老狡辩道,随即岔开话题,“若是选择二号方案,你们都准备好了?”
杨小涛点头,“现在的准备都是纸面上的准备,一旦确定就需要转化成实物,这过程才是最痛苦的。”
旁边郭秘书端过来两杯茶放到两人身旁,随后立在一旁没有离开。
杨小涛也不在意,“领导,说实在的,这项工程难度太大了。”
“自西向东,要经过沙漠,戈壁,高山峻岭,盆地河流,还有各种地质问题,考虑各种自然灾害等等。”
“说实话,这项工程就是往后推迟二十年,都不一定搞的好。”
“领导,咱们这次真是赶鸭子上架,生做啊。”
陈老听了端起水杯抿了口茶水,放下后深吸了口气,“那我问你,二十年后就不难了?”
“现在这些困难过个二十年就不是问题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说二十年后发展好了,经济上去了,又更好的机械,更好的设备,做起来容易。”
陈老阻止杨小涛开口,继续说道,“但你要记着,任何工程,任何项目都是人来做的。”
“你敢保证,二十年后的人还有现在这般积极性?”
“还有现在这样的组织能力?”
原本还想解释一番的杨小涛登时哑口无言。
因为他清楚,二十年后的人,还真不一定有现在人的积极性。
见杨小涛不说话,陈老也是叹息,“我知道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可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时机。”
“趁着我们这一代人还能动弹,将基础的事情全都做了,你们就能在上面盖起高楼大厦。”
“这也是我们能做的,不对的事情。”
杨小涛听了低下头,陈老也不再多说,继续看着材料。
过了片刻,杨小涛又拿起那半截没吸完的烟走到窗台。
等陈老将资料全部看完,这才招呼杨小涛一起讨论。
“关于最终目的地的问题,有同志提出异议。”
陈老看向杨小涛说道,“他们觉得可以将最终目的地放在沪上,那里的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对能源的需求更高,而且那一片区域也最合适。”
“你怎么想的?”
杨小涛耸耸肩,“还能怎么想,坐着想呗。”
“好好说话。”
杨小涛深吸口气,“沪上可以作为二期工程,但眼下还是要解决四九城、津门这一条线上的能源问题。”
“到时候登州核电站的电力输送过来,工业发展只会更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比沪上少。”
“更重要的是北方寒冷,有了天然气就能减少煤炭、木材的消耗,长远来说可以保护环境,近的也能让四九城的冬天没那么冷。”
“所以我觉得还是放在津门的好。”
“当然,泉城那里也可以分过去,要是可以的话。”
杨小涛这样说了陈老也没别的意思,这件事说白了,还是他们两个拿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合院里的读书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