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多少费用。”甄玲玲老公急了,说“报道一刊登,比起电视广告效果更好,对你们这么个大集团企业来讲,这点儿广告费还不是九牛一毛。”
“真挺好的一件事,你再考虑考虑。”甄玲玲摇晃着苏浔的胳膊,说。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苏浔指着陈光说“我也不做什么承诺,只要陈光还在你们那儿做业务,‘桂南’只要在绿山有广告投入,我会尽力争取到你们报社来。至于有多少,那要看企业的总体安排,其它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有你苏子这句话,我们就该敬你一杯。”甄玲玲又招呼老公,赶紧给苏浔杯中酒满上。
餐聚后,甄玲玲非得要用老公的小车送苏浔,被他婉谢了。
“这‘绿山老菜’吃得我快走不动道了。”苏浔摆了摆手,说“我和陈光溜达溜达,消化消化食。”
两个人顺着马路边走,边聊。陈光再三感谢苏浔还惦记他这个老同学的事情。
“别再絮叨了,我知道一个小单子也解决不了你根本问题。”苏浔从衣袋里掏出甄玲玲给的牛皮信封,塞到陈光手里,说“拿着吧,这是你的业绩提成。”
陈光用尽全力推辞,直说:“这怎么可以!”
“别人还以为咱俩老爷们儿在干什么呢。”苏浔把信封揣到了陈光口袋里,笑着说“这钱你拿着天经地义,我要揣起来可就有问题了。你想害我?”
陈光不再撕扯,一把抱住苏浔,用手使劲儿的拍了拍他的后背,虽然在昏暗的夜色中,但隐约可见陈光的眼睛里噙着泪光。
第二天是周五,林雪儿早早跟苏浔约好,晚上下班后带上苏珠一同去海星广场凑热闹。
“你再晚回来两天,就赶不上了。”林雪儿告诉苏浔“咱们绿山办得‘啤酒节’后天就闭幕了。”
苏浔毕业后最早的工作单位,就是绿山啤酒厂。他知道在国内啤酒企业里,绿山啤酒厂不论规模,产量,品牌知名度都是末流;除了在本地销售外,离开绿山无人知晓,毫无影响力。
“咱绿山的‘节’可是越办越多。‘槐花节’‘时尚节’虽说牵强还有些说辞;这‘啤酒节’人家青岛都没张罗,绿山啤酒厂竟敢办这么个‘节’?”苏浔觉得不可思议。
“你在外地不看咱‘绿山新闻’吗?”父亲对苏浔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咱绿山市政府主办的,影响那么大,你不知道?!”
“就是,你脑子里除了‘黑豆奶”家乡大事怎么一点儿都不关心。”林雪儿随着父亲的话,笑着说“现在咱们新市长可不得了,把绿山市四季都打造有节日。春季‘槐花节”夏季‘啤酒节”秋季‘时尚节”冬季‘焰火节’。厉害不?”
“咱绿山报纸,电视天天报道,听说咱这‘啤酒节’仅次于德国慕尼黑的,用不了几年,规模都能超过他们。QD市政府都派团来学习呢。”父亲一脸自豪,向苏浔介绍。
“去看看吧,要不是你爸腿脚不灵,我都想陪他一块儿去瞧瞧。”母亲说“今年来咱绿山旅游的外地人可真不少,不少游客说绿山建设‘北方香港’还真是有模有样。听说这‘海星广场’变化也不小呢。”
每天看绿山媒体宣传,父母的思想和电视台,主流报纸,始终保持着绝对的一致性。
下午五点,林雪儿就催促苏浔赶紧动身;说,晚去了根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你想有一个踏踏实实喝啤酒,看节目的座位,想都甭想。
出了家门,苏浔便真的体会到了;马路上的出租车几乎没有空驶的,三口家足足等了快半个小时,也没打上一辆的士。
“全是去‘啤酒节’的,别等了,坐公交去吧。”无奈,林雪儿和苏浔只好领着苏珠来到了公交车站。
从周家街到海星广场还要到西安路,换乘202电车。站台上乌央乌央的人群,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看得出大都是奔“啤酒节”去的游客。
但凡一辆电车驶进站,等车的人便蜂拥而上,毫无秩序可言;甚至连到站下车的乘客,都被一拥而上,急于抢上的人流,重新挤回到车厢里去。
大人叫,孩子哭,车厢里外犹如厮杀,肉搏的战场。
“这些外地人先上后上都不懂吗!”一个好容易挤下车,背包带都被挤折掉的中年妇女,站在站台不依不饶,冲着还没关上车门,依然在往车厢里较劲的人,边跺脚,边大声嚷嚷。
“咱爸咱妈幸亏没来,这阵势还不得要了他们老命啊。”苏浔把苏珠抱起来,说“再来一辆车,爸爸也得往上挤了,你可得坚强点儿。”
“嗯,打针我都不哭。”大女儿虽有些懵懂,但拿打针说事儿,也是一种想证明自己勇敢的表达。
苏浔告诉林雪儿,看这状况咱们也只好从众了。不挤,不抢再等俩小时也上不去这趟车。
“‘啤酒节’就不是绅士,淑女参加的。”林雪儿说,“放心,你前面冲锋,我在后面给你爷俩保驾护航。”
苏浔使出了“吃奶劲儿”,在林雪儿助力下,好不容易挤上了下一趟电车;林雪儿上来时已经披头散发,抱着大女儿的苏浔,站在车厢里完全不用扶任何把手,甚至一只脚都始终落不了地面。
终于到了终点站,苏浔已经汗流浃背了;苏珠也是小脸通红,但还是坚忍的熬过了散发着汗臭味道,拥挤不堪的这一路。
海星广场号称亚洲第一大广场。此时,被十几个硕大色彩斑斓的帐篷占据了一大半。没等走近,各个帐篷里传出来高分贝的歌声,乐器演奏,唱戏吆喝声混杂在一起,敲击着人们的耳鼓。就是面对面与人交谈,都得扯着嗓子大喊,才可以听清楚。
“德国慕尼黑黑啤”“青岛”“雪花”“珠江”,还有绿山啤酒厂的“大棒”,国内外各个品牌啤酒广告氢气球高飘在空中。
“怎么样?有节日气氛吧?”林雪儿拢了拢乱糟糟的头发,笑着问苏浔。
“有是有,就是想喝这儿的啤酒,得先出身臭汗,真不容易。”
路边停满的私家车,四面八方涌来潮水般的游客,让这座亚洲第一海滨广场倒显得拥挤不堪。
牵着警犬巡逻的特警,十米八米便可见到的制服警,保安,面向人群引导着游客,形成了一条无形的警戒线。
喜欢大小姐的贴身安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小姐的贴身安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