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这个别部司马的封号有点意思。”曾麒说着,脸上『露』出了深思。难道刘宏在此时已经起了大封宗室的心思了吗?历史上刘宏执政最后几年,刘氏宗亲光州牧就封了四个,荆州刘表,益州刘焉,扬州刘繇,幽州刘虞,更不要说兖州刺史刘岱等人了。
“四弟,这别部司马怎么了?”曾麒正在想刘宏用意,忽听刘备问道。
“这别部司马虽说官职不大,但所率兵士却不固定,可随时宜增减,也就是说以后我们的自由度大了不少。”曾麒解释道。
“嗯!这对我等来说却是最合适的。”刘备点头道。现在刘备手下共有马步军六千于人,数量已不是一个乡勇名头能解释的了的,弄不好会有大祸,又不舍得解散,所以这个名头来的正是时候。
“那就等朝廷旨意吧,这几天诸位好生训练士卒,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太多。”曾麒对堂上众人说到。
“是,军师。”众人拱手称是。
众人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忙碌起来。曾麒无所事事,心情也畅通了,回到自己屋中补起了觉。
又是几天过去了,曾麒现在养成每日早晚都要看书的习惯。这日早饭刚过,曾麒就来到书房看书。这时亲卫李义进来禀报,“军师,主公派人来请军师,说是朝廷天使到了,让到琢郡城里接旨。”
“嗯!我知道了。你去禀报大哥,就说我就不去了,让二哥三哥陪大哥去吧。还有你去简先生那取金两百,等宣完旨意,秘密送到驿馆,给宣旨的宦官。”说完又拿起书简看了起来。
未及中午,李义就回来复命,“军师,事已办妥。旨意与简先生所说不差,刘焉要宴请主公,主公说晚间便回。”
“好,那个宣旨的宦官叫什么名字?”曾麒顺便问一嘴。
“好像是叫左丰的。”
“呵呵,这个小宦官出场率倒是不低!”曾麒自言自语的说到。一天无事不提。
第二天一早,刘备集团的众人都集中在议事厅,刘备坐在主位之上,意气风发,待众人坐定,起身言道,“备能有今天成就,全赖诸君相助,请受备一拜。”说着就行了一礼。
“主公不可,主公过谦了。”众人又马上起身回礼应道。
客气完了,刘备又道,“今皇恩浩『荡』,备诚惶诚恐,昔日小功,朝廷却委以重任,备夙夜兴叹,身感责任之重大,唯恐难报陛下之恩。备在此拜托诸君,助备一臂之力。”
“我等誓死追随主公。”众人又是一顿表决心。
“好,哈哈,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今日整顿兵马,明早出兵,讨伐黄巾。”刘备大手一挥,意气风发的说到。众人各自准备不提。
待第二日辰时刚过,六千余大军已在村外集结完毕。楼桑村男女扶老携幼为刘备送行,“各位乡邻不必远送,备这就告辞了。
这时一位村老颤颤巍巍的走出来,拉着刘备言道“玄德汝素有大志,如今得以施展,当努力杀敌报国,光宗耀祖,待功成名就之时,我楼桑村上下都与有荣焉。”
“请村老放心,刘备定不负村老殷切期望。”说完刘备一拱手,施了一礼后毅然大步朝村外大军处走去。曾麒回头望了望,心中明白,再想回来已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
“出发。”刘备一挥手,大军缓缓而动,关羽率一千骑兵为先锋,为大军开路,杜千率一千步军为后军,负责押运粮草,刘备、曾麒、张飞坐镇中军。值得一提的是张辽、太史慈二人虽刚刚投奔,但有曾麒的叮嘱和多日观察,刘备也大方的封二人为牙门将,随中军听用,使二人感动不已。
大军穿州过县走了有四五日了,所过之处为之一清。无论是小股黄巾,还是拦路盗贼都被大军碾压而过。刘备的声名更是大振。
这一日下午,日已偏西,刘备找来向导官问道,“此处是何地界?”
“禀报主公,向西不到百里就是广宗县,往南就直奔黄河渡口。”向导官说完就行礼退了下去。
“传我命令,向西二十里安营。”说完纵马向西。
“大哥是要去拜会卢中郎?”曾麒似笑非笑的问道。其实曾麒也理解,一个不受老师待见的学生,突然有出息了,去老师跟前显摆显摆,也是可以的。
“嗯!”看着曾麒欠揍的表情,明白曾麒已看透他的小心思。不过刘备又严肃的说到,“备幼时顽劣,卢师对吾虽不喜,但也悉心教导,从不懈怠,备今日到此,若不拜见,恐失礼为天下笑耳!”说完催马向前不在理会曾麒。曾麒紧随其后,也没有再调笑刘备。后安营扎寨,一夜自是不提。
第二日,刘备领军往广宗县疾驰而去。这时的广宗城外,朝廷的官军大营之中,统帅卢植正一筹莫展的看着地图,与张角对峙广宗已有二十余日,开始虽有几场小胜,可自从张角关闭城门,拒不出战以后,到今日一点进展都没有,几次攻城皆无功而返,且损兵折将,只好大军将广宗城团团围住,以期待张角断粮,不攻自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我是四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之我是四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