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潘金莲就醒了。昨夜西门庆的身影在墙外一闪而过的画面,还在她脑中挥之不去。
她轻手轻脚起床,推开窗一条小缝朝外张望。街上空无一人,只有晨雾缭绕,对面王婆的茶坊门窗紧闭,看不出任何异样。
但潘金莲知道,危机已经像一张网,正在悄悄收紧。
“今日我去城南卖炊饼。”武大郎一边收拾担子一边说,“那边新开了个市集,生意或许好些。”
潘金莲心中一紧。城南正是西门庆常去的地方,前世王婆就是借口让武大郎去那里卖饼,为他们私会创造时机。
“还是去城西吧。”她急忙说,“听说这几日城西有庙会,人多。”
武大郎有些诧异:“你怎知城西有庙会?”
潘金莲一时语塞。她自然是前世记得的,但这话如何说得?只得支吾道:“昨日听隔壁李嫂说的。”
武大郎点点头,不再多问,但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潘金莲近来变化太大,时而让他欣喜,时而又让他不安。
送走武大郎,潘金莲心神不宁地做着家务,耳朵却时刻留意着外面的动静。果然,不到半个时辰,王婆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了。
“武大娘子,开开门,老身有事相商。”
潘金莲深吸一口气,知道躲不过,只得开门。
王婆挤进门来,眼睛飞快地扫视屋内,最后定格在潘金莲脸上:“大娘子,老身就直说了。西门大官人托我给你带个话,说他对你一片真心,只要你点头,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潘金莲面色一沉:“干娘,我上次说得够清楚了。我是有夫之妇,这等话休要再提。”
王婆却不退缩,反而逼近一步,压低声音:“大娘子何必固执?那武大郎能给你什么?跟着西门大官人,穿金戴银,使奴唤婢,岂不快活?再说……”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西门大官人在这清河县说一不二,他想要的东西,还没有得不到的。”
这话已是赤裸裸的威胁。潘金莲心头火起,却强压着怒气:“干娘请回吧。这样的话,我不想再听第二次。”
王婆冷笑一声:“既如此,老身就不多嘴了。只望大娘子日后莫要后悔。”说罢拂袖而去。
潘金莲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只觉得浑身发冷。王婆这话分明是在告诉她,西门庆不会轻易罢休。
——
武松一夜未归。直到次日晌午,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脸色凝重。
“二郎可是遇到难事了?”武大郎关切地问。
武松摇摇头,目光却扫向潘金莲:“嫂嫂近日可曾出门?”
潘金莲心中一跳,强作镇定:“除了买菜买米,不曾远行。叔叔何出此问?”
武松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这是在街角捡到的,可是嫂嫂之物?”
潘金莲一看,那帕子质地精良,角上绣着一朵金莲,正是她前日常用的那一方。前世西门庆赠她不少此类物件,她都小心收着,不敢让武大郎看见。
“不是我的。”她连忙否认,“我怎用得起这等好料子。”
武松盯着她看了片刻,慢慢收回帕子:“是我唐突了。只是这帕子掉落的地方,离王家茶坊不远……”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再明白不过。潘金莲背后渗出冷汗,武松果然在暗中调查她。
“叔叔说笑了,我与王婆并无往来。”她勉强笑道,手指却在袖中微微颤抖。
武松不再多说,但眼中的疑虑更深了。
——
当日下午,潘金莲去市集买菜,总觉得有人尾随。她故意绕了几个弯,躲在一处巷口偷看,果然见两个青衣汉子在不远处张望,显然是西门庆派来的眼线。
她心下一沉,知道西门庆已经开始行动了。前世就是这样,先是派人盯梢,然后是各种“偶遇”,最后在王婆的撮合下……
不能再这样下去。潘金莲咬咬牙,转身朝着县衙方向走去。既然武松已经起疑,不如主动向他透露一些信息,或许能争取他的信任。
然而刚到县衙门口,她就看见武松正与一个书吏说话,神情严肃。
“……西门庆近日与张团练往来密切,恐有蹊跷。”武松的声音随风飘来,“你暗中查访,但有动静立即报我。”
潘金莲忙躲到墙后,心跳如鼓。原来武松已经在调查西门庆了!这是前世没有的情况。
她正犹豫是否要上前,忽见西门庆带着几个随从从另一条街走来,远远就笑道:“武都头在此办案?真是勤勉。”
武松转身,面无表情:“西门大官人何事来县衙?”
“无事,无事,只是路过。”西门庆嘴上这么说,眼睛却不住往县衙里瞟,“听说近日县尊大人身体不适,特来问安。”
两人虚与委蛇地寒暄了几句,西门庆忽然话锋一转:“说起来,那日在下路过紫石街,偶然得见武都头家嫂夫人,真是贤良淑德,武都头好福气。”
武松眼神一厉:“西门大官人见过我家嫂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