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姓李的老渔夫。李老汉年近六旬,无儿无女,独自住在河边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他每天天不亮就划着小船出去打鱼,日落才归,日子过得清贫却知足。
这年夏天,连日暴雨导致河水暴涨,鱼虾都躲到了深水区。李老汉连着三天都没打到几条鱼,米缸眼看就要见底了。这天傍晚,他叹了口气,准备收网回家,忽然感觉渔网一沉。
莫非是条大鱼?李老汉心中一喜,连忙收网。可当渔网出水时,他却愣住了——网里不是什么大鱼,而是一只足有脸盆大小的河蚌!那河蚌通体青黑,蚌壳上有着奇特的花纹,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珠光。
这么大的河蚌,老汉我活了六十岁还是头一回见。李老汉惊讶地自言自语。他伸手摸了摸河蚌,发现蚌壳边缘有一道裂痕,像是被什么利器划伤的。
河蚌似乎感应到有人触碰,微微张开壳又迅速合上,显得十分虚弱。李老汉心生怜悯:可怜的家伙,受了伤还被我这破网捞上来。他看了看空荡荡的鱼篓,又看了看这只受伤的河蚌,最终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我李老汉虽然穷,但也不差这一口吃的。你这般有灵性,活到这么大不容易,我放你回去吧。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河蚌从网中取出,轻轻放入水中。
河蚌入水后,竟没有立刻游走,而是在水中停留了片刻,蚌壳微微开合,像是在向李老汉致谢。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河蚌沉入水中时,李老汉恍惚看到一道七彩的光芒在水中一闪而过。
真是奇了。李老汉摇摇头,划着小船回家了。那天晚上,他只能煮些野菜充饥。
半夜里,李老汉被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醒。他披衣起身,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穿着淡青色的衣裙,面容姣好却带着几分苍白。
姑娘,这深更半夜的,你...李老汉惊讶地问道。
少女盈盈下拜:老爷爷,我叫阿珠,父母双亡无家可归,见您这里亮着灯,想求您收留。
李老汉见她衣衫单薄,在夜风中瑟瑟发抖,心生不忍:快进来吧,外面凉。只是老汉家徒四壁,怕委屈了姑娘。
阿珠进了屋,手脚麻利地帮李老汉收拾起杂乱的屋子,又生火煮了一锅香喷喷的鱼粥。李老汉惊讶地发现,这粥里竟有新鲜的鱼肉,而自己分明记得家里已经没有存粮了。
姑娘,这鱼...
阿珠微微一笑:方才在河边捡到的,许是老爷爷白日里放生的鱼儿报恩呢。
从那夜起,阿珠就留在了李老汉家中,自称是他的远房孙女。说来也怪,自从阿珠来了以后,李老汉的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的破茅屋不知何时变得结实暖和了,米缸里的米总也吃不完,更神奇的是,折磨了李老汉多年的风湿病竟渐渐好转了。
有一天夜里,李老汉起夜时,无意中看到阿珠的房间里泛着柔和的珠光。他悄悄从门缝望去,只见阿珠手中捧着一颗鸽蛋大小的珍珠,正对着自己经常疼痛的膝盖处轻轻按摩。那珍珠散发出柔和的光芒,而阿珠的面容在珠光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脱俗。
李老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阿珠不是普通人!但他没有声张,第二天依旧如常对待这个神秘的。
一个月后,村里开始流传李老汉家来了个仙女般的孙女的消息。这天,阿珠拿出一小袋珍珠给李老汉:爷爷,这些珠子您拿到城里卖了,换些银钱回来。
李老汉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这么贵重的珍珠...
阿珠笑着将珍珠塞进他手里:爷爷放心,这些珠子来得正当。您当初放生的恩情,阿珠一直记在心里呢。
李老汉这才明白,阿珠就是那只被他放生的大河蚌!他老泪纵横:好孩子,老汉我不过是举手之劳...
李老汉将珍珠卖了个好价钱,给阿珠买了新衣裳,又添置了些家当。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越过越好。
然而好景不长,村里的恶霸赵财主听说了李老汉家有个貌美如花的孙女和神奇的珍珠,便起了歹心。这天,他带着几个家丁闯进了李老汉家。
老李头,听说你家有上好的珍珠?拿出来让老爷我开开眼!赵财主挺着大肚子,趾高气扬地说。
阿珠从内室走出,不卑不亢地说:珍珠已经卖完了,赵老爷请回吧。
赵财主一见阿珠,眼睛都直了——这姑娘肌肤如雪,眉目如画,比传言中还要美上三分!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卖完了?那正好!本老爷看上了你这孙女,三天后就来迎娶!聘礼嘛...就十斗珍珠好了!
李老汉大惊:赵老爷,这可使不得!阿珠还小,而且我们哪来十斗珍珠啊!
赵财主狞笑道:没有珍珠,就交人!否则,哼哼...他一挥手,家丁们将屋里砸了个稀巴烂,扬长而去。
当夜,李老汉愁眉不展,阿珠却异常平静。她跪在李老汉面前:爷爷,实不相瞒,我本是您救下的那只河蚌,修炼百年得以化形。如今恩人有难,阿珠愿以真身相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民间故事选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民间故事选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