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陈耀祖并没有跟着他阿爷和小叔一块去镇上卖凉茶。
毕竟他一个小娃娃,除了一开始阿爷他们做生意放不开,负责吆喝之外。
基本上他并不能帮上什么忙,反而因为年纪小嗜睡。
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倒让让小叔和阿爷还要分心照顾他。
所以,今日他就已经不打算去了。偶尔去一两次就行了,不用天天去。
主要他还是想多观察一下周围的地形,看看有什么还能够利用起来的。
毕竟光靠一个凉茶,哪怕以后会增加一个凉粉。
可毕竟,他一个2岁多的娃娃,能够把凉茶做出来,还说的上是凑巧。
可要是他能拿出一个凉粉的制作方法出来,简直就是要被人当做妖怪了。
所以,还是得想想有没有其他可以赚钱的法子。
而也多亏这段时间天气炎热的福,他家的凉茶生意还真不错。
基本上已经增加到了12桶,每天都能卖的光光的。
之所以他家凉茶卖的好,还是归功于陈耀祖特意放进去的甘草。
导致茶水的味道,那是出奇的好。
小叔他们在摆摊第三天之后,头一碗免费的活动也取消了。
现在已经打出了名声,自然不害怕。卖不出去。
阿爷和小叔这段时间更是红光满面,仿佛找到了人生事业的第二春一般。整个人都焕发着光彩。
家里的男人在外面忙碌,而家里的女眷包括陈耀祖。也是一刻都不得停歇。
毕竟他们卖的凉茶量大,消耗的材料也多。
依靠着他们去小溪边,采来的材料已经坚持不了几日了。
所以这段时间,大家他们一有空就往溪边跑。
自家周围的基本上都已经采的差不多了。
为了获取更多的原材料,就不免走的远了一些。
原本一家人忙碌又充实。
而且自从买凉茶之后都已经吃上了两顿肉。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
时间也悄悄地溜走了不少。
晨光刚舔上窗纸,钱秀娥就摸黑起了身。
灶膛里的余烬还泛着暗红,她抓了把晒干的松针引火,地一声,火苗就窜了上来。
铁锅里的水珠子还没烧热,院外就传来咯吱咯吱的碾谷声——陈铁柱又在擦那辆新推车了。
老头子魔怔了。钱秀娥嘟囔着往陶罐里抓了把粗盐,指尖在盐堆上顿了顿,又多捻了一小撮。
自打凉茶生意红火起来,她往菜里撒盐时总算不用数着粒儿了。
张小花揉着眼睛进灶房时,婆婆正往粥锅里削红薯。
薄薄的薯片打着旋儿沉进沸水里,甜香混着水汽漫开来。
她忙挽起袖子要去帮忙,却被婆婆塞了个粗瓷碗:去,把昨儿剩的酱瓜捞半碗出来。
院里的公鸡突然扑棱着翅膀叫起来。
陈耀祖顶着乱蓬蓬的头发从西屋钻出来,小褂子还系错了扣子。
迷迷瞪瞪往茅房跑,差点被晾在院中的竹匾绊个跟头——那上头晒着前日采的嫩竹叶尖。
慢着点儿!钱秀娥举着锅铲从灶房探出头,二喜呢?还不起来,今日摆摊可就迟了?
正说着,东屋门开了。
陈二喜边系裤腰带边往外冲,后头追着他媳妇刘翠兰的骂声:鞋!你个憨货又光脚!
刘翠兰还是挺心疼自家男人的,这段时间早出晚归,人都黑瘦了不少。
年轻人嬉皮笑脸地蹿到井台边,冰凉的井水往脸上一扑,顿时清醒了大半。
早饭摆上桌时,陈铁柱还在院里摆弄推车。
新买的杉木车板被他擦得能照人,两个轱辘上的铁箍亮锃锃的。
钱秀娥隔着窗户喊了三遍,老庄稼汉才恋恋不舍地进屋,手指头还沾着车轴上的桐油味。
没错,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
他们老陈家,在这段时间竟然买了一辆推车。
事情是这样的,之前就已经说过了,他们家的牛车是借别人的。
而刚好那段时间人家陈叔要用车,哪怕他们增加到了10文钱一天,人家也不愿意。
而那天他们早就已经把凉茶都做好了,因为没有车白白的浪费在院子里,这可让一家人心疼坏了。
不过哪怕再心疼也说不出什么埋怨的话,车是人家的,借给他们这么久,也算是给足了情分。
陈铁柱这位一家之主更是咬了咬牙拍板决定,掏钱去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推车。
还记得那天,陈铁柱和陈二喜推着一辆新的板车从村口进来的时候。
可是被村里人不少人都围观了。
村里人大部分都知道老陈一家现在在镇上卖凉茶,听说生意还不错。
村里人不少人都挺心动的,也想跟着一块去卖。
可惜一个是自己做不出人家那味道,另外一个则是觉得太麻烦了一些。
要知道他们连钱都还没赚到,就花钱去租牛车,简直就是有些得不偿失。
自然而然的,众人也渐渐歇了这个苗头。
新板车回来的当天,一家人就已经围着这辆新的板车,怎么看都看不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