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都站在指挥中心的观测平台上,指尖划过终端屏幕上的部队状态面板。距离新装备研发成功已过去两天,这两天里没有任何战斗发生,基地却始终保持着最高戒备状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所有士兵都清楚,平静只是暂时的,绿皮的下一次进攻只会更加猛烈。
屏幕上,闪烁的绿色光点正沿着运输路线缓慢移动,那是米勒和雷的部队在完成换装后,重新返回防御阵地的标记。米勒的分基地位于900多公里外的矿脉旁边,雷的部队则驻守在主基地前方150公里处的西坡隘口,两处阵地如同主基地的左右臂膀,将可能来自东北方和东南方的威胁牢牢挡在防线之外。
“指挥官,米勒长官发来简报,“海文之翼已全部完成换装,正在进行新武器的适应性训练。”参谋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振奋。
奥古斯都微微颔首:“雷那边呢?西坡隘口的防御部署怎么样了?”奥古斯都问道,指尖在地图上点出西坡的位置。150公里的距离看似遥远,一旦有绿皮发起进攻,以绿皮全力的推进速度,7小时就能抵达主基地,雷的部队是主基地前最后的屏障。
“雷队长刚传回实时画面。”参谋将画面切换到西坡阵地,屏幕上立刻出现了整齐排列的装甲部队——上百成千辆攻城坦克停在阵地后方,炮管高昂指向远方;千余台台歌利亚武装机器人分散在阵地两侧,雷达天线不断的扫描着周围的空域;劫掠者部队则分成小队,围绕着恶火战车、歌利亚武装机器人或攻城坦克进行协同训练,榴弹炮的试射声透过通讯器传来,沉闷而有力。
“新武器的手感比老款强太多了!”画面里,雷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兴奋,他正举着望远镜观察远处的靶场,“刚才试射惩戒者,一发就把模拟绿皮重装小子的靶标炸成了碎片,要是真遇上那些家伙,保管让它们有来无回!”
奥古斯都嘴角微微上扬,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这次全面换装,是基地应对绿皮威胁的关键一步,新武器的列装不仅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更让士兵们多了几分底气。但他心里清楚,绿皮的数量始终是未知的迷,之前峡谷里的战斗,矿脉的战斗,几个集聚地的绿皮说不定只是先头部队,真正的大部队或许还在暗处,随时可能发起进攻。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警报声突然响起,不是代表敌情的红色警报,而是科研所的通讯请求。奥古斯都按下接听键,星港研究所运输机小组组长艾琳娜的声音立刻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指挥官!我们成功了!重型运输机的研发终于突破了最后一道难关,现在就在星港停机坪,您一定要来看看!”
艾琳娜的话让奥古斯都眼前一亮。之前基地的运输机只能搭载少量士兵或轻型装备,面对大规模部队调动时总是力不从心,若是重型运输机研发成功,无疑会极大提升部队的机动能力。他立刻结束了与西坡阵地的通讯,快步走向星港。
星港停机坪上,一架体型庞大的运输机正静静停在跑道中央,这架“重型运输机”充满科幻战争感:机身庞大厚重,以冷硬的金属装甲打造,线条棱角分明,像一座空中移动堡垒,机械压迫感十足。配备多组大功率引擎,想必支撑超强载重与飞行;舱门宽敞,便于重型装备(坦克、武装机器人等)快速装卸,同时还带有防御性武器组件,既具备高效投送作战力量的核心功能,又兼具威慑性自卫能力,整体造型冷峻且科技感爆棚,完美符合奥古斯都心里对于“重型军用运输机”和“力量投送核心”的定位,仿佛能在战火中沉稳运送庞大兵力与装备,是战争机器与运输枢纽的硬核结合体。艾琳娜站在运输机旁,看到奥古斯都走来,立刻迎了上去,指着运输机介绍道:“指挥官,这是我们耗时几个月研发的重型运输机,机身采用了强化的合金材料,载重能力是普通运输机的几倍,您看——”
她按下手中的控制终端,运输机的舱门缓缓打开,露出宽敞的内部空间。“根据测试,它一次可以搭载8台攻城坦克,或者16台歌利亚武装机器人,要是运送陆战队员,起码能装200人,而且飞行速度比普通运输机快20%,续航里程也能达到6000多公里。而且它还在前头搭载一门歌利亚武装机器人同款机炮,以及两侧分别搭载两门维京机甲的14.5毫米加特林。”(等统一星球后。全面取消续航里程。改为核动力,因为还没有星舰)
奥古斯都走进机舱,伸手触摸着内壁的合金板,感受着其厚重与坚固。机舱内的固定装置设计得十分合理,坦克和机器人可以通过轨道快速装卸,士兵的座位则沿着舱壁排列,既节省空间又能保证舒适度。他想象着未来调动部队时的场景——不再需要分批次运输,一次就能将一支完整的装甲部队送到前线,这对战场局势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科普卢到40k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科普卢到40k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