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尽,期末的寒霜便已悄然降临。市一中的校园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梧桐树的叶子几乎一夜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直指灰白色的天空。空气里呵出的白气清晰可见,教室的窗户玻璃上,也常常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花。
期中考试的成绩早已公布,如同一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不同的涟漪。
陈遇的名字,毫无悬念地高悬在年级红榜的最前列。数学98分,语文96分,英语92分,政治95分,物理97分,这样的成绩让他不仅在一班,甚至在全年段都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课间时,偶尔会有其他班的学生假装经过一班门口,好奇地张望那个传说中的学神。
然而陈遇自己却异常平静。课间,他依旧坐在座位上,或是整理笔记,或是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对那些或羡慕或探究的目光恍若未觉。只有莉莉知道,他书包里那本《初中数学竞赛精讲》已经翻过了大半。
莉莉自己的成绩也相当不错,语文88分,数学85分,英语90分,政治89分,物理83分,稳定在班级前十。但她更在意的是,她和陈遇是红星小学今年唯一考上市一中的两个人。这份特殊的联系,让她在看着成绩单时,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她小心地把成绩单折好,准备周末带回家。
王小虎捧着刚好及格的数学试卷——62分,咧着嘴笑,对他来说,这已经是超常发挥。孙宇一如既往地稳定优秀,语文91分,数学94分,位列班级第五。而张伟,则凭借其无懈可击的理科成绩——数学96分,物理95分,和数据化的答题模板,破天荒地冲进了班级前三,让他扶眼镜的频率都提高了不少。
成绩带来的短暂喧嚣很快被期末更大的压力所覆盖。黑板角落的倒计时数字一天天变小,各科老师仿佛约好了一般,试卷、复习提纲、模拟卷雪片似的发下来,几乎将课桌淹没。
语文老师重点强调文言文翻译和作文:《岳阳楼记》的重点段落必须背熟!作文要特别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数学老师反复叮嘱: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重点,特别是行程问题、工程问题,还有几何证明题的格式要规范...
英语老师拿着粉笔敲黑板: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很重要!阅读理解要注意抓关键词...
政治老师则要求大家熟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具体内容,以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自习课的纪律空前的好,只剩下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绵密而紧迫。偶尔有人低声讨论问题,也尽量压着嗓子,生怕打扰了这凝神聚气的氛围。
陈遇成了班里最忙碌的人之一。不仅因为他自己要复习,更因为他身边总是围着请教问题的人。王小虎自然是常客,抓耳挠腮地指着数学题:这道行程问题,甲乙两人相向而行,速度比是32,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距离第一次相遇点30公里,求全程...这该怎么画线段图啊?
孙宇会和他讨论物理题:这道浮力问题,木块放入水中,露出水面体积是总体积的25,求木块密度...
连张伟也会拿着自己推演的复杂公式来与他验证逻辑。
而莉莉,更是近水楼台。她的理科弱一些,常常被函数和电路图弄得头晕眼花。
陈遇,这个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我这样算对不对?她蹙着眉,把草稿纸推过来。
陈遇放下自己的笔,仔细看一遍,然后用红笔轻轻在某处画了个圈:这里,1R总=1R1+1R2,你忘记取倒数了。
啊!对哦!莉莉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我总是搞错这个。
陈遇并不多说,只是拿起笔,在旁边空白处重新写了一遍完整的计算过程。莉莉看着他那工整细致的笔迹,心里那点焦躁不知不觉就平复了下来。
这种时候,她常常会偷偷看一眼陈遇专注的侧脸。他讲题时语气总是很平静,没有丝毫不耐烦,条理清晰得像他推导数学公式一样。她想起在红星小学时,他们也是这样并肩学习,如今在市一中,他们依然是彼此最熟悉的依靠。这份从小学延续至今的默契,让她心里那份朦胧的好感,在这些并肩作战的复习时光里,悄然沉淀,变得更加实在和温暖。
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上,期末的压力也无处不在。天气越来越冷,早起成了巨大的考验。306宿舍的起床号角从王小虎的嚎叫变成了张伟精准的天气预报加倒计时提醒:今日气温零下二度,距期末考还有九天,建议提前十分钟起床以应对大脑启动延迟...
食堂里,热乎乎的豆浆和包子变得更受欢迎。莉莉常常会多买一杯豆浆,放在陈遇桌上:早上喝点热的,暖和。陈遇则会从书包里拿出家里寄来的肉松或酱菜分给大家下饭。
偶尔周末,他们也会短暂地从书海中抬起头。不再去远处的水库,最多只是在厂区附近散散步,活动一下冻得发僵的四肢。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交织,聊的也多是复习的进度和彼此的鼓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钓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钓人生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