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升到头顶,暑气正浓时,三人回到了红星机床厂家属院。自行车刚拐进胡同口,那条在网兜里扑腾了一路的大青鱼就成了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嚯!老陈!这是钓了条鱼精回来啊?”正坐在树荫下摇蒲扇的李大爷猛地站起身,眼镜都快掉下来了,围着自行车直转悠。
王婶闻声从窗户探出头,立刻惊呼起来:“哎哟我的老天!这鱼也忒大了!在哪钓的?水库?”
“爸!快来看!陈叔叔钓了条超级大的鱼!”有半大的孩子嚷嚷着跑回家喊人。
父亲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自得和喜悦,一边支车子一边朗声笑道:“运气好,运气好!主要是遇儿技术好,新买的竿子也争气!”他特意强调了“新竿子”,仿佛这是成功的唯一秘诀,绝口不提那熬夜钻研的新钓法。
陈遇和莉莉相视一笑,帮着把沉甸甸的网兜卸下来。母亲和莉莉妈也闻讯从家里跑出来,看到那条还在张合着嘴巴的大青鱼,都惊呆了。
“这……这得多少斤啊?”母亲围着鱼看了又看,又惊又喜。
“估摸着得有五六斤!”父亲大手一挥,语气豪迈,“中午别做饭了!炖了它!给咱们两家添个硬菜,也给遇儿和莉莉提前庆祝升学!”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院围观邻居的一致赞同。父亲兴致极高,亲自操刀刮鳞破肚,动作麻利。母亲和莉莉妈则忙着支起大锅,准备葱姜蒜和家里最好的酱油、黄酒。院子里很快弥漫开一股浓郁的鱼腥味和即将到来的香气。
陈遇和莉莉也没闲着,把钓回来的几条鲫鱼分给了闻讯赶来的几户邻居,李大爷、王婶家都笑逐颜开地接下了这份意外的夏日馈赠。
大铁锅下的柴火烧得噼啪作响,肥美的青鱼块伴着酱料下锅,“刺啦”一声,浓郁的香气瞬间爆炸开来,弥漫了整个家属院,勾得孩子们围着锅台直转悠。
中午,两家八口人(陈遇家三口,莉莉家三口,还有闻着味来的莉莉的哥哥)干脆把桌子拼到老槐树下。一大盆酱烧青鱼摆在正中央,鱼肉雪白紧实,汤汁浓稠油亮,配上母亲烙的玉米面饼子,吃得人人额头冒汗,赞不绝口。
“老陈,你这手艺见长啊!这鱼烧得绝了!”莉莉爸咂摸着酒,由衷赞叹。
“是鱼好!水库的鱼就是鲜!”父亲喝得脸色泛红,举着酒杯,“主要还是孩子们争气!考上市一中,这是大喜事!心里高兴,吃什么都香!”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即将到来的开学上。气氛热闹中透出一丝淡淡的离别意味。
母亲夹了一大块没刺的鱼肚子肉放到陈遇碗里,又开始不放心地念叨:“去了学校住校,不比家里。饭要按时吃,食堂的菜要是不合胃口,也得吃点,正长身体呢。晚上睡觉记得盖肚子,县里北边风硬,比咱们这儿凉……”
“知道了妈。”陈遇点头。
“跟同学处好关系,凡事大度点,别斤斤计较。但要是有人欺负你,也别怕,记得告诉老师。”父亲接过话头,语气郑重了些,“学习上咱不懂,也帮不了你,就一句话,下苦功夫,别怕累。就像你练抛竿,功夫到了,自然就有收获。”
莉莉妈也拉着莉莉的手:“跟陈遇互相照应着点,周末回家搭伴儿,路上小心。”
莉莉的哥哥,那个半大小子,则对那根光威竿更感兴趣,围着问东问西,约陈遇下次回来一起去钓鱼。
这顿鱼宴吃到了下午两点多才散。杯盘狼藉之下,是满满一院的鱼香和温情。
饭后,陈遇帮着母亲收拾完,回到自己小屋。书桌上,那本夹着录取通知书的语文课本还摊开着。窗外的蝉鸣似乎比早晨更加聒噪,仿佛在拼命抓住夏日的尾巴。
他拿起那根光威竿,指腹擦过冰冷的金属导环,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水库的水汽和上午搏鱼时的紧张震颤。墙角,那根淡青色的旧竹竿静静倚靠着,完成了它的使命。
兴奋劲慢慢沉淀下来,一种更为切实的感觉涌上心头——离别和新征程的临近。市一中,县城,住校生活……那是一个与红星机床厂家属院截然不同的世界。但看着手中的鱼竿,想起灯下父亲专注的脸庞和水库边莉莉亮晶晶的眼睛,他心里又充满了踏实的力量。
这个夏天,因为重生,他抓住了曾经错过的录取通知书;因为努力,他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鱼竿;更因为家人和朋友,他收获了远比鱼获更珍贵的温暖与支持。
他将鱼竿重新挂回木楔上,调整了一下位置,让它挂得更稳。然后坐下,翻开了语文课本,目光落在那些陌生的古文诗词上。
窗外的蝉声依旧,但屋内的少年,心已慢慢静了下来,准备迎接夏末之后,那片更广阔的天地。时间推着他,也带着所有人的期盼,稳步走向九月崭新的校门。
喜欢重钓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钓人生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