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七月的蝉鸣裹着暑气钻进红星机床厂家属院时,陈遇正蹲在老槐树下,把练抛竿的记录纸按年份理成一叠。最上面那张铅笔字已经泛浅:“1989.12.3 雪天抛竿 60 次,全中”,纸角被风卷得发卷,是他三年来攥在手里磨出来的痕迹。身后突然传来自行车刹车的 “吱呀” 声,父亲的声音混着喘劲儿,像攥着团滚烫的火:“遇儿!通知书!市一中的!”
陈遇手里的纸 “哗啦” 散在地上,踉跄着起身时,正好撞见莉莉从对面胡同跑过来,她举着个一模一样的牛皮纸信封,辫子上的红绳晃得人眼亮:“陈遇!我也考上了!市一中!刚才邮局的人说,咱们院就咱俩中了!”
两张烫金的 “XX 市第一中学录取通知书” 并排摆在老槐树下的石桌上,红漆校徽在阳光下叠着光。陈遇指尖蹭过纸页上的校名,眼泪没忍住砸在 “录取” 两个字上 —— 前世他只收到过普通初中的薄纸信封,哪见过这样沉甸甸的分量,更没料到能和莉莉一起走进市一中的校门。母亲和莉莉的母亲拎着菜篮子从菜场回来,看见通知书当场红了眼,莉莉妈攥着母亲的手笑:“以后俩孩子能一起上学,周末还能搭伴回来,省得咱们惦记!”
院门口很快围了半圈人,王婶凑着光看通知书,啧啧叹:“全县就收三十个,咱院一下中俩,这是老槐树显灵了!” 父亲蹲在石凳上抽着烟,烟卷在指缝里转了三圈,突然拽住陈遇的手腕:“走,跟爹去县城,给你买个正经升学礼 —— 也给莉莉道喜。” 莉莉笑着摆手:“我妈说给我买新书包呢,你们快去,我帮你看会儿记录纸!”
父亲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旧自行车,陈遇坐在后座上,风里飘着路边西瓜摊的甜香。县城的国营百货商店比春天热闹,水产柜台前围满抢着买夏瓜的人,渔具专柜却缩在最里面的角落,玻璃柜里摆着七八根淡蓝、深灰的鱼竿,跟陈遇那根磨得发亮的 3.4 米竹竿格格不入。
“同志,把那根贴红标的长竿拿出来看看。” 父亲指着柜台最里面的竿子,声音比平时沉了些 —— 早上他特意去机床厂后勤科问过老周,老周说 “给考上重点的孩子买竿,就得买威海光威,国产里的硬牌子”。
售货员戴着洗得发白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把竿子捧出来:竿身是深灰色的,漆水泛着细腻的哑光,不像杂牌竿那样晃眼;分成四节的竿身接口处,刻着细小的防滑纹路,金属导环是亮银色的,用指甲轻轻碰,没有一点毛刺;竿尾贴着张浅红色的标签,印着 “威海光威 4.5 米 玻纤竿”,下面还标着 “净重 280g”。“这是正经国产大牌,” 售货员用指腹蹭了蹭竿身,“比杂牌竿轻三成,调性是‘中硬调’,钓个七八斤的草鱼都撑得住,就是价儿不便宜。”
陈遇接过鱼竿时,手腕明显一轻 ——4.5 米的长度比旧竹竿长出一大截,却比用了七年的竹竿轻了近三分之二,握柄处裹着防滑的橡胶皮,不像竹竿那样冬天冻手、夏天滑手。他试着把竿节旋接起来,接口严丝合缝,晃了晃,竿梢只轻轻弯出个流畅的弧度,回弹得又快又稳,比他见过的任何一根竹竿都顺手。
“多少钱?” 父亲的手已经摸向布钱夹 —— 那是母亲用蓝劳动布缝的,边角磨得发白,里面装着他攒了两个半月的工资:四月份的加班费 12 块,五月份的全勤奖 5 块,加上每月 42 块的基本工资,一共 112 块,是他能凑出的全部积蓄。
“九十八块。” 售货员说,“这是光威的‘经典款’,比二十来块的杂牌竿耐用多了 —— 你看这漆水,日晒雨淋都不容易掉,导环也是铜芯的,不会磨断线。上周有个钓友来买,说家里那根光威竿用了五年,还跟新的一样。”
九十八块 —— 陈遇的手猛地一沉。他知道父亲每月要给乡下的奶奶寄 10 块,家里的煤钱、电费每月得 8 块,这九十八块,够买六斤猪肉,够交大半年的学杂费。他赶紧把鱼竿往柜台上放:“爹,太贵了,我那根竹竿还能用,抛竿百发百中,跟竿子没关系。”
父亲却按住他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泛得发白:“买了!你跟莉莉都考上市一中,是咱家这辈子的大事,不能委屈。” 他从钱夹里往外掏钱,一张五十的,两张二十的,三张五块的,一张两块的,一张一块的,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柜台上,“老周说这竿子能用十年八年,比买便宜的总换划算。爹知道你钓鱼靠手艺,可好竿子能省劲 —— 你周末钓完鱼,下周上学手不酸,才能好好听课。”
售货员数着钱,笑着从柜台下摸出个印着 “光威渔具” 的帆布包,又递过一卷尼龙线:“这线是配光威竿的专用线,50 米,3 块钱,算搭给你了 —— 普通棉线配不上这竿子,容易断。” 陈遇接过帆布包,指尖能摸到里面竿身的温度,心里又酸又胀 —— 前世他第一次用玻纤竿,是二十八岁时在二手市场淘的杂牌货,那时父亲已经不在了,哪见过父亲为了一根鱼竿,把全部积蓄都掏出来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钓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钓人生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