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了自己的“据点”,尤启明开始谋划下一步。
采购员的工作是个绝佳的掩护,系统商城的物资要合理变现,同时也要为未来可能的“大动作”积累原始资本和探路。
黑市这个60年代物资匮乏背景下必然存在的灰色地带,成为他的目标。
临江市的黑市隐藏在火车站后面,一片错综复杂、污水横流的棚户区深处,营业时间是每晚上10点后到天亮前。
尤启明骑着他的二八大杠出发了。他没带任何显眼的东西,空着手像一个闲逛的普通青年。
黑市见闻与“不值钱”的老物件:
走进黑市,两个把守黑市的人一见尤启明空着手,便也没有问他要钱,按黑市的规定,卖东西的人需交一毛的进门费,而买东西的人则不需要交费。
进入黑市,一股混杂着汗味、劣质烟味、食物馊味和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扑面而来。狭窄的巷子两旁,蹲着或站着形形色色的人。有的面前摊开一块布,上面放着几个鸡蛋、一小捆青菜;有的拎着篮子,里面是什么针头线脑、旧衣服;还有人眼神闪烁,低声询问着来往的人“要粮票吗”?“工业券要吗?。交易都在低声进行,充满了警惕和紧张的气氛。
尤启明戴上口罩,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重点留意那些卖粮食和卖旧货的摊位。他只见到一个卖粮食的摊位,粮食价格高的离谱,玉米面要八毛钱一斤,(是粮店价格的好几倍)白面和大米更是有价无市。
一个穿着破旧棉袄、面黄肌瘦的中年汉子,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小布包,蹲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渴望。
尤启明渡步过去,假装看旁边一个卖残次搪瓷缸子的摊子,耳朵却竖了起来。
“…大哥,这真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就换10斤不5斤玉米面就行!家里孩子饿的直哭…”中年汉子对着一个穿着略显体面、像是“管事”模样的瘦高个哀求道。
那瘦高个叼着烟,眼皮都没抬,用脚尖踢了踢汉子摊开布包里的东西——那是两块雕工粗糙、玉质浑浊泛黄的玉佩和一个缺了口的青花小碗。
“嗤!”瘦高个嗤笑一声,“就这烂玩意儿,还祖传?糊弄鬼呢!这破玉顶多值两斤棒子面儿!这破碗喂猫都嫌漏!爱换不换,不换滚蛋!别在这碍眼!”
中年汉子嘴唇哆嗦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终颓然的低下头,默默的把布包包好,绝望的缩在墙角。
尤启明看得分明,系统探测功能瞬间开启,扫描那几样东西:
[叮!玉佩:劣质岫玉,清末民初民间粗工,价值低。青花瓷碗:清晚期民窑出品,有冲,价值极低。]
瘦高个虽然态度恶劣,但估价在这个黑市环境下竟不算太离谱。这年代,绝大多数人眼里,这些东西真不如几两粮食来的实在。
主动试水,引蛇出洞:
这一幕让尤启明心中有了底。他走到市场稍微热闹点的地方,找了个空档,放下自己带来的一个旧麻袋(实际是趁着没人注意,从空间里取出的)。他解开袋口,露出了里面白花花、颗粒饱满的大米,足有上百斤。这是他刚从系统商城购买的,品质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大米。
这袋大米一露面,就像在滚油里滴了水,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惊呼和窃窃私语声四起。
一个中年人蹲下来,抓起了一把米在鼻子上闻了闻,又仔细的观看着,“这大米透着一股新米的香气,米粒饱满晶莹,是上好的大米!”
经他这一说,很多人也蹲下来抓起米来查看。
“嚯!这么多!确实是毫米!”
“这么好的米,这小子是哪弄来的?”
“胆子真大!”
很快,几个看起来像是“常客”的人围了上来,眼神热切。
“小兄弟,这米怎么卖?”一个穿着工装、看起来像工人的汉子,急切的问。
“两块钱,不二价。就这一袋。”尤启明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商量。
他一边应对着询价的人,一边敏锐的感觉到,至少有两道不怀好意的目光,如同毒蛇般黏在了他身上。一道来自市场边缘、那个刚才呵斥卖玉汉子的瘦高个,正眯着眼跟旁边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低声说着什么,眼神不时瞟向尤启明和他脚下的米袋。另一道来自斜对面的一个巷口,阴影里一个眼神阴鸷、穿着脏兮兮棉猴的矮个子。
尤启明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声色。他慢条斯理的和几个真心想买、讨价还价的顾客周旋着,最终以1块9一斤的价格卖掉了30斤米给那个工人模样的汉子。尤启明动作清晰的展示了自己鼓囊囊的口袋(里面其实大部分是废纸,只有几张零钱)。
林中狩猎,反杀立威:
卖完30斤米,尤启明故意露出疲惫又有点赚到钱的兴奋表情。他把剩下的米袋口扎紧扛在肩上,推着自行车朝着市场外、通往郊区的一片小树林方向走去。他知道鱼儿上钩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