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港”最近的气氛特别怪,一边是成功的兴奋,一边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压力,俩感觉混在一起,说不出的别扭。
第一次探索“刻痕节点”就拿回了“现实公式”和星图碎片,这事儿实打实证明人类选的路走得通,港里的士气一下就提上去了。伊莎贝尔带的实验室成了整个港口的核心,所有资源、技术力量都往这儿倾斜,大伙儿围着那段动态的“现实公式”,破译的破译,研究应用的研究应用,忙得脚不沾地。
可这股子凯旋的高兴劲儿没持续多久,就被深空来的寒意浇凉了。监测部门每天交上来的报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彼岸港”正被越来越多不明来路的“目光”盯着。港外那三艘“援军”的船还在那儿沉默着,跟三座冰山似的,除此之外,深空探测网总抓着一闪而过的微弱扫描信号,从不同方向飘过来。这些信号的路子也不一样,有的跟“自律之眼”似的冷冰冰,有的透着股说不出的“好奇”,还有的像在“审视”——就跟黑暗森林里,本来藏着的猎手和看客,全被这儿的动静引过来了,悄悄把望远镜对准了他们。
“咱们现在就像突然点了把火把,站在黑糊糊的舞台上。”顾北辰在内部安全会议上这么形容,语气里满是凝重,“台下的观众,咱们大多不认识,谁知道他们手里拿的是掌声,还是子弹?”
压力归压力,伊莎贝尔团队的研究倒是撞了大运,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虽然还没把“现实公式”的门道全摸透,却从里面拆出了几个能单独用、还挺稳定的“子模块”。这些子模块跟组精巧的“数学工具”似的,能对局部空间的基本参数做微调——比如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还有时空曲率的微观涨落,调的幅度不大,但确实能改。
“你们看这儿!”伊莎贝尔把顾北辰和几个核心工程师叫过来,指着实验数据,眼睛亮得很,“咱们激活‘曲率稳定模块’的时候,模拟环境里特定区域的空间背景辐射噪音降了0.7%。别看幅度小,要是装到飞船的导航和防护系统上,到了极端引力环境里,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提一大截!”
还有个“能量协调模块”,试了试发现能优化能量传输,减少浪费——这正好解了“彼岸港”能源紧张的燃眉之急,也给觉醒者提供了新思路,能更高效、更安全地调动自己的能力。
这些发现一出来,所有人都看到了潜力。这不是飘在天上的理论,是能实实在在提升生存和探索能力的技术。
“下一个节点,咱们必须去。”伊莎贝尔的语气没半点商量的余地,调出解析好的第二个星图碎片坐标,“那儿肯定有更多‘公式’,说不定藏着更强的能力,还有‘钥匙’的直接线索。停下来不动,就是等着被收拾。只有不停地拿新知识、新力量,在这片被群星盯着的地方,咱们才有本事自保,甚至跟那些不明势力对话。”
目标定下来,行动马上就跟上了。基于对“现实公式”子模块的初步应用,一个叫“方舟计划”的舰船升级工程被提上了日程。核心思路是拿现有的最大工业舰“开拓者号”当骨架,把新技术嵌进去,造一艘能扛住更恶劣宇宙环境、探索和生存能力都更强的新旗舰。
港口最大的船坞一下就热闹起来,跟个大蜂巢似的。工程师和工人两班倒,连轴转着干活,按新蓝图把“曲率稳定模块”装到飞船导航核心里,再把“能量协调模块”嵌进动力系统和防护力场发生器。觉醒者也被动员过来,用他们精细的能量操控能力,帮着做那些普通机器干不了的超精密能量回路焊接和校准——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这艘快成型的新旗舰,被正式命名为“远征者号”。
这边造船忙得热火朝天,新探索队的选拔和训练也没落下。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选拔标准更严了——不光要身体素质好、专业技能硬,还得精神稳、会配合,在极端压力下能扛住事儿。顾北辰当队长是没跑的,阿杰能力稳、对能量敏感,也入选了;林浩经过严格评估,凭着压力下的突破表现和那股子韧劲儿,也拿到了名额。
就在“远征者号”建造到最后冲刺阶段,探索队忙着做高强度模拟训练的时候,阿杰在一次深度冥想后,找到了伊莎贝尔。
他脸色比平时白了不少,眼神里带着点藏不住的疲惫和困惑。
“伊莎贝尔博士,”他的声音还是挺稳,但语速慢了些,“我感觉到……港口里的那个‘信标’——就是那个十二面体,它的能量波动……好像和我在节点里感知到的某种背景‘频率’……有特别隐蔽的同步。”
伊莎贝尔心里“咯噔”一下:“同步?什么意思?”
“不好描述。”阿杰皱了皱眉,仔细琢磨着怎么说,“就像……它不是被动接信号,而是在主动调整自己,去匹配节点那个维度的某种基础‘节奏’。而且,我越深入理解、使用‘现实公式’的力量,这种同步就……越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