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从一片混沌的色彩和撕裂般的剧痛里慢慢沉下来。沈清焰猛地睁开眼,肺里跟火烧似的疼,吸进的空气带着股从没闻过的味儿——混着臭氧和某种金属细屑,说不出的陌生。她发现自己半埋在倒了的控制台和散了一地的线缆里,应急灯惨白的光穿过飘着的烟尘,照出断壁残垣的轮廓。
指挥中心早没了原来的样子,跟被巨兽嚼过又吐出来的残骸似的。到处都是呻吟声、咳嗽声,还有设备短路“噼里啪啦”的响。
“报……报告情况。”她的声音哑得快听不清,每说一个字都扯着胸腔疼。
回应她的是AI阿杰断断续续的合成音,听着像是受了严重干扰:“核心……系统严重受损。外部环境……没法识别。重力参数……大概是地球标准的0.92。大气成分:氮气68%,氧气21%,氩气9.5%,未知成分1.5%……还有低强度的……非自然背景辐射。”
未知成分。非自然辐射。
沈清焰挣扎着推开压在身上的东西,踉跄着走到观测窗前——那扇原本能俯瞰基地全景的强化玻璃,现在布满了蛛网似的裂纹。透过裂缝望出去,哪儿还有熟悉的山和天?只有一片……没法用语言形容的瑰丽星云,正慢慢转着。
那星云跟打翻的调色盘似的,紫的、蓝的、金的气体尘埃缠在一块儿流着,散发出柔和却不自然的光晕,好像整个空间都被一层巨大的、发着微光的薄纱罩着。没有熟悉的星座,没有皎洁的月亮,就只有这片无边无际、美得诡异的彩色虚空。
他们成了。逃开了太阳系,逃开了“收割者”和“援军”的战场。
可这儿,到底是哪儿?
幸存者们陆续从废墟里爬出来,每个人脸上都又茫然又害怕——茫然是劫后余生的恍惚,害怕是面对完全未知环境的恐慌。初步数了数,基地里近三成的人没了,大部分非核心区域彻底毁了,能源系统只能勉强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命保障和部分核心功能。
“微光”不再是藏在地下的尖端研究所,成了飘在这片陌生星云中的、满身是伤的孤岛。
顾北辰带着一队轻伤的人,开始费劲地清理通道、加固结构,还把所有能用的物资往相对完好的中央区域集中。他动作还是那么干脆,但眉头皱得紧紧的,怎么也舒展不开——在这儿,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跟冒险似的。
伊莎贝尔在快报废的生物实验室里,用剩下的设备紧急分析了空气、水源(基地应急储备和冷凝水)还有土壤样本(从基地深层暴露的结构里取的)。
结果让人心里发毛。
“那1.5%的未知成分……是种惰性的非碳基微粒,长期吸进去会怎么样,现在根本不知道。”她指着光谱分析图,眉头拧成了疙瘩,“更麻烦的是辐射……不是普通的宇宙背景辐射,波段特别奇怪,像……某种大型能量场留下的‘尾巴’。咱们的防护力场在跃迁时坏得厉害,衰减速度比预想的快多了。长期暴露在这种辐射下,后果谁也说不准。”
生存,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最实在、最紧急的问题。
沈清焰下了命令,幸存者们以原指挥中心为核心,用废墟里的材料搭了个临时据点,起名叫“希望角”。名字听着有盼头,可每个人眼神深处,都藏着对未来的担心。
资源配给制马上启动。吃的、喝的、药……每一样都得算着用。没了地球的补给,他们只能在这片虚空中自己找活路。
三天后,“希望角”总算有了点样子。虽然简陋,但至少能提供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住,还能维持基础的生命保障。之前压抑的安静,慢慢被修设备的敲打声和人们低声说话的声音打破,一种脆弱的秩序正在慢慢重建。
顾北辰负责外围警戒和巡逻。他穿着简单修补过的防护服,走在“希望角”边缘——那是用扭曲的金属搭的“围墙”,目光警惕地盯着舷窗外那片一直转着的彩色星云。这儿的美,带着种能要命的陌生感,让人不敢放松。
突然,他停下脚步,眯起了眼睛。
视线尽头,那片以紫色为主的星云深处,好像……闪了一下。
不是恒星的亮,也不是流星划过的光。是种短暂的、有规律的闪,跟心跳似的,亮一下暗一下。一次,两次……间隔几乎一模一样。
他立刻举起高倍率望远镜——这是从废墟里救出来的少数完好观测设备之一——对准那个方向。
镜头把星云的细节放大了。在紫色尘埃的背景下,一个特别远但能看出点轮廓的“东西”飘在那儿。它自己不发光,可那有规律的“闪光”,就是从它里面发出来的,穿透了稀薄的星云物质,传到了这儿。
那“东西”的轮廓……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复杂的几何形状,棱角分明,带着人造物特有的冰冷感。
“发现异常!”顾北辰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频道传回指挥中心,打破了刚有的平静,“十点钟方向,距离没法算,有规律闪光源!结构……不是自然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