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欲裂,仿佛被巨锤反复敲打过。朱四郎,不,现在应该叫朱棣了,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熟悉的出租屋天花板,而是明黄的帐幔和雕梁画栋的穹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从未闻过的熏香。
“…… 第四子朱棣,封为燕王,赐地北平!”
一个苍老而威严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砸在朱棣的心头。
燕王朱棣?北平?朱元璋?!
无数信息碎片在他脑海中炸开、重组。他,一个 21 世纪的历史系研究生,竟然穿越了!穿成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未来的明成祖朱棣!而眼前这一幕,分明是洪武三年(公元 1370 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藩王的历史性时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将朱棣从震惊中拉回现实。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稚嫩、瘦弱,显然还是个孩子,大约十岁左右。
历史!他脑中飞速闪过关于明初分封的记忆。朱元璋此举,名为 “藩屏帝室”,实则为日后的 “靖难之役” 埋下了最直接的导火索!尾大不掉的藩王,与急于削藩的建文帝,最终酿成了叔侄相残、生灵涂炭的悲剧。而他自己,就是这场悲剧的主角之一,踩着无数尸骨登上了皇位。
不行!绝对不行!他既然来了,就不能让历史重演!他知道未来!他知道分封的恶果!
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或许是年轻身体的冲动,或许是对历史悲剧的痛心疾首,又或许是融合了原主朱棣那潜藏的枭雄血脉,他几乎是脱口而出,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父皇!不可!”
这一声稚嫩却异常响亮的呼喊,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压过了朝拜的余音。整个太和殿鸦雀无声,所有目光,包括御座上那位脸色黝黑、不怒自威的洪武大帝,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朱元璋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棣儿,何出此言?”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孩童不懂事,打断了庄严的仪式。
朱棣心脏狂跳,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话将石破天惊。他深吸一口气,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目光灼灼地直视朱元璋,用尽毕生所学和全部勇气,再次高喊:
“父皇!分封必乱,不如现在就反! ”
“轰!”
这八个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炸得满朝文武魂飞魄散!翰林院学士们惊得差点咬掉舌头,武将们手按刀柄,眼神警惕地盯着这个胆大包天的四皇子,几位开国老臣更是面色惨白,浑身发抖,仿佛已经预见了四皇子人头落地的场景。
“逆子!你…… 你说什么?!”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龙袍无风自动,一股磅礴的杀气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十岁的儿子,竟然在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 “不如现在就反” 这样的谋逆之言!
朱棣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但头颅依旧高昂,眼神没有丝毫退缩:“父皇息怒!儿臣并非真要谋反!儿臣是担心!担心今日分封诸王,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养虎为患!”
他语速极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异常清晰:“父皇试想,周朝封建,最终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火连绵五百年!汉初封王,才有七国之乱,生灵涂炭!今父皇封诸王于险要之地,手握兵权,待他日父皇百年之后,新君年幼,诸王年长,岂能无觊觎之心?到那时,叔侄反目,兄弟相残,天下大乱,这难道是父皇想要看到的景象吗?”
他刻意将 “现在就反” 曲解为 “现在就指出这个会导致将来谋反的隐患”,试图为自己辩解,同时将问题的严重性无限拔高,直指朱元璋的痛点 —— 朱家江山的长治久安。
“儿臣不愿见我大明重蹈覆辙!与其将来骨肉相残,血流成河,不如…… 不如儿臣今日就将此祸根揭露于父皇面前!若父皇不信,儿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日后分封不乱,儿臣甘受千刀万剐之刑!但若不幸言中,还望父皇三思,收回成命,另寻良策,以保我大明万世基业!”
这番话,以退为进,以死明志,将一个 “深谋远虑”、“忠君爱国”(哪怕方式极端)的形象强行安在了自己身上。
朱元璋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的朱棣,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他见过无数大风大浪,杀过的人比朱棣见过的还多,但此刻,他却被自己这个十岁儿子的一番话震住了。这话语之犀利,见识之深远,远超一个孩童的认知!这真的是他那个平时并不十分起眼的四儿子?
是妖言惑众?还是…… 真的有什么奇遇?或者,这孩子天生就有洞察人心的本事?
大殿内死寂一片,落针可闻。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龙颜,引火烧身。
良久,朱元璋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好…… 好一个‘分封必乱’!好一个‘现在就反’!朱棣,你好大的胆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