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东方之珠,1998年的夏天,空气中弥漫着回归一周年的喜庆,也暗藏着金融风暴来临前的紧张。
陈峰和王哥,哦不,现在应该叫王副总了,人靠衣装马靠鞍,一身名牌西装加持,虽然王副总穿得像偷穿大人衣服的暴发户,但好歹脱离了出租屋的底层气息。两人住进了维多利亚港边一家高级酒店的行政套房,视野绝佳,价格也绝佳——一晚上抵得上以前半年房租。
“峰哥,这床也太软了,我睡不惯,还是咱那硬板床得劲。”王副总在能打滚的大床上翻来覆去,一脸纠结。
陈峰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托关系搞来的最新款IBM ThinkPad)分析数据,头也不抬:“王哥,你得适应。以后咱们的战场就在这种地方。还有,在外面叫我陈总,或者阿峰,别总峰哥峰哥的,跟古惑仔似的。”
“是是是,陈总!”王副总立马从床上弹起来,挺直腰板,但没过三秒又垮下来,“陈总,咱接下来干啥?继续炒外汇?我看这香港花花世界,要不先考察考察……民情?”说着,小眼睛开始往窗外霓虹灯闪烁的兰桂坊方向瞟。
陈峰合上电脑,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璀璨的维多利亚港。夜色中的香港,繁华,忙碌,却也暗流涌动。
“民情要考察,但正事也不能忘。”陈峰嘴角微扬,“下一个目标,英镑。”
“英镑?”王副总凑过来,“英国佬的钱也搞?他们不是老牌帝国主义,挺坚挺的吗?”
“坚挺?”陈峰嗤笑一声,“索罗斯这次可不单单盯着亚洲。欧洲统一货币进程压力巨大,英国这边,经济数据有猫腻,加入欧元区的分歧也大。很快,他们就会因为维持高利率而撑不住。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转过身,眼神锐利:“而且,在这里,我们能接触到更高倍数的杠杆,更国际化的平台。王哥,准备好,这次玩得更大。”
第二天,陈峰带着王副总,以“内地新兴投资公司”总裁的身份,开始拜访一些香港的中小型券商和私人银行。过程并不顺利,他们背景不明,资金量在当时看来也不算顶级,吃了不少闭门羹和白眼。
“呸!狗眼看人低!”从一家装潢华丽的私人银行出来,王副总气得直哼哼,“等老子赚大钱了,把他们银行买下来当厕所!”
陈峰倒是很淡定:“正常。金融圈最是势利。不过,总有识货的。”
机会出现在一次由某家英资券商举办的行业酒会上。陈峰本想低调混进去搜集点信息,没想到王副总看见免费的高档点心就走不动道,埋头苦干,引得周围几个衣着光鲜的金融精英侧目偷笑。
陈峰无奈,正准备把这丢人的家伙拉走,一个略带嘲讽的女声在身后响起:
“内地来的‘土豪’,就是这种素质吗?看来最近香港市场的钱是真好赚。”
陈峰回头,看到一个穿着干练香奈儿套装、妆容精致、气质清冷的年轻女子,正端着酒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她身边还跟着几个同样精英范十足的男女。
王副总一听不乐意了,塞满点心的嘴含糊不清地反驳:“咋……咋说话呢!我们陈总可是金融奇才!”
女子轻笑一声,目光落在陈峰身上,带着审视:“哦?金融奇才?不知贵公司主要投资方向是?”
陈峰平静地看着她,这女子他有点印象,好像是本地一家财经杂志的记者,叫苏晚晴,以眼光毒辣、言辞犀利着称。他微微一笑,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刻意展现实力):“宏观对冲,尤其是关注全球货币政策失衡带来的机会。比如,目前的英镑汇率,就很有趣。”
苏晚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这个看似年轻的“内地土豪”英语这么好,而且开口就切中当前市场的热点争议。她收起几分轻视,正色道:“你认为英镑有风险?”
“不是认为,是事实。”陈峰从容不迫,“英国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和通胀目标,利率高企,已经严重拖累经济增长。而政府还在粉饰数据。这种背离,不可持续。风暴,很快就会来。”
他几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让周围几个原本看笑话的精英也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苏晚晴深深看了陈峰一眼,递过一张名片:“有点意思。我是《环球财经》的苏晚晴。希望有机会能专访一下你这位……看好英镑风险的‘奇才’。”
“荣幸之至。”陈峰接过名片,风度翩翩。
等苏晚晴一行人走远,王副总凑过来,压低声音:“峰哥,这妞挺靓啊!就是嘴有点毒。你咋不趁机多聊几句?”
陈峰看着苏晚晴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这个女人,不简单。在前世的记忆里,苏晚晴后来成了香港财经传媒界的翘楚,眼光独到。或许,可以成为一枚有用的棋子,或者……不止是棋子?
“走吧,王哥,点心吃够了,该干正事了。”陈峰收回目光,“既然有人不相信,那我们就用事实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搅动金融风云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之搅动金融风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