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炉里香灰簌簌落下的声音。玄机子站在殿中左侧,玄色道袍下摆垂落,右手捋着颌下银须,眼神却像淬了冰的利刃,直直扎向阶下的陈默。满朝文武分列两侧,或窃窃私语,或皱眉审视,连梁上悬挂的鎏金宫灯,光线都似带着沉甸甸的压力,落在陈默身上。
面对玄机子犀利的指控和整个朝堂的审视,陈默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此刻退缩便是万劫不复。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朗声道:“启禀陛下,娘娘,国师所言,臣不敢苟同!”
“臣所为,无非是‘格物致知,明察秋毫’八字。观察痕迹,是因其乃罪行所留;逻辑推理,是因其合天地至理;至于验毒之法,更是为了追寻真相,还无辜者清白,让真凶伏法。此非异端,乃是追求‘实’与‘理’!”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说到 “还无辜者清白” 时,语气里添了几分恳切,连阶上的李治都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龙椅扶手。
他转向玄机子,语气不卑不亢:“国师言臣不敬鬼神。臣以为,鬼神存于心,而非形。若因敬畏鬼神而罔顾人间冤屈,才是真正的不敬。大唐律法,其核心乃是‘公正’二字,臣之法,正是为了抵达律法所追求的公正,何来违背之说?”
“至于臣之来历,”陈默顿了顿,这是他最大的软肋,但他必须直面,“臣此前浑噩,乃因未开灵窍。后于生死关头有所顿悟,方知以往之非。世间奇人异士辈出,偶得机缘,并非不可能。臣之心,可昭日月,只愿以此微末之技,报效朝廷,守护黎民!”
这一番关于“实理”与“公正”的论述,迥异于当时的主流思想,却自有一股不容辩驳的力量。连垂帘后的武后,似乎也微微动容。
陈默的应对,有理有据,暂时顶住了玄机子的发难。李治似乎不愿在此事上过多纠缠,勉励了陈默几句,赏赐了些金银绢帛,便宣布退朝。
然而,风暴并未平息。
退朝时,玄机子与陈默擦肩而过,用仅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冷冷地说了一句:“‘神国’非尔等凡人可窥,小心玩火自焚。”
陈默心中巨震!玄机子竟然知道“神国之门”!
与此同时,一名小内侍悄悄塞给陈默一张纸条。回到临时安置的馆驿,陈默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娟秀的字迹:
“今夜子时,太液池畔,盼君一见,解君之惑。——无名客”
又是那个神秘的无名客!他/她竟然能将信息传递到宫廷之内!
陈默握紧纸条,看着窗外恢弘却压抑的皇城。他明白,自己已被彻底卷入一个远超想象的巨大漩涡中心。朝堂上的交锋只是开始,玄机子与“神国之门”的关联,无名客的真实身份,以及那份名单背后隐藏的“七号”……无数的谜团,如同蛛网,将他在长安紧紧缠绕。
今夜太液池之约,是陷阱,还是契机?
喜欢盛唐探案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盛唐探案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