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心殿出来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宫道的积雪上,泛着淡淡的金光。春桃早已在宫门外等候,见江兰出来,连忙迎上去:“姑娘,皇上没为难您吧?”
“没有。” 江兰笑着摇头,“皇上准了暂查瑞祥号账目,由王大人、张大人主理,十三爷监查,是个稳妥的安排。你先回医馆,告诉大宝、小宝,准备好瑞祥号近三年的杂货销售、兰馨皂盈利账目,按类别整理,标注清楚每一笔收支、纳税情况,不要遗漏。”
春桃点头应下,快步离去。江兰则往胤祥府走去 —— 她需提前与胤祥沟通,确保核查过程顺利,避开八爷党的干扰。
胤祥府的书房里,胤祥正看着八爷党成员、礼部侍郎赵康递来的 “请扩大瑞祥号核查范围” 的奏折,见江兰进来,笑着将奏折扔在桌上:“这些人,还不死心,想借查账搅乱新政。不过你放心,皇上已下旨限定范围,有我监查,他们翻不出什么浪花。”
“有十三爷在,臣放心。” 江兰递上自己整理的《瑞祥号杂货销售明细》,“这是近三年的杂货销售账目,每一笔都有进货单、销售记录、完税凭证,兰馨皂的成本、利润、用途也标注清楚了,核查时可对照查看,避免遗漏。”
胤祥接过明细,翻了几页,点头道:“你做事向来周全。这次暂查,看似是八爷党的胜利,实则是皇上的权宜之计 —— 等账目核查结果出来,证明你清白,八爷党的‘造谣’就会不攻自破,反而能让更多人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为新政赢来更多支持。”
江兰深以为然,两人又商议了核查时的细节,比如如何应对八爷党可能的 “发难”、如何快速整理核查结果、如何向皇上汇报等,确保万无一失。
消息传到兰馨医馆时,江老实和江王氏正围着大宝、小宝,满脸担忧。江王氏见江兰回来,连忙上前:“兰丫头,皇上没怪你吧?暂查账目会不会影响瑞祥号?”
“娘,您放心,皇上是为了平息舆论,才暂查的。” 江兰拉着江王氏的手,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核查的是杂货和兰馨皂的账目,军需和种子推广不影响,而且由王大人、张大人主理,十三爷监查,都是咱们自己人,不会出问题。”
江老实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笑着说:“那就好!俺就知道皇上是明事理的,不会冤枉好人。大宝、小宝,你们赶紧把账目整理好,别给你姑母添麻烦。”
“知道了,爷爷!” 大宝和小宝齐声应下,转身去了账房。大宝负责整理杂货销售的进货、销售记录,每一笔都对应到具体的商号、日期;小宝负责整理兰馨皂的成本、利润、纳税情况,还附上了贫苦妇人的工资发放记录,证明盈利确实用于扩产、雇人,而非私吞。
丫蛋也从农科园赶回来,手里拿着杂交稻种的发芽报告:“姐,你放心,农科园的事我盯着呢,杂交稻种的发芽率稳定在 95% 以上,明年春天在江南试种的准备也做好了,不会受查账的影响。而且李大夫刚才来电话,说兰馨医馆的病患记录都整理好了,要是核查时需要,随时能送过来。”
江兰看着家人忙碌却有序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场 “暂查” 不是危机,而是证明新政清白、打击八爷党造谣的机会。只要账目清晰、证据确凿,核查结果出来后,不仅能还她清白,更能让新政的 “公正”“为民” 理念深入人心,为后续的水利建设、海外贸易开拓铺平道路。
第二天一早,户部尚书王大人、刑部侍郎张昭就带着十名账房先生,来到瑞祥号的账房。大宝和小宝将整理好的账目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每一本都标注着类别、年份,一目了然。王大人拿起一本杂货销售账册,翻到雍正二十七年的记录,随口问:“这年腊月的面粉进货,为何比平时多了五千石?”
大宝立刻上前,递上一份《西北军需补充申请》:“王大人,这五千石面粉是补充西北军营的冬粮,当时西宁下暴雪,部分粮车延误,瑞祥号临时从京城调货,按朝廷定价供应,有军营的签收单为证。”
张昭也拿起兰馨皂的成本账,指着 “人工成本” 一栏问:“为何兰馨皂的人工成本比普通胰子高三成?”
小宝推了推眼镜,递上工资发放记录:“张大人,兰馨皂的工人都是城外的贫苦妇人,瑞祥号给的工资比普通作坊高三成,还管午饭,这是为了帮她们养家糊口,也是新政‘扶弱’的一部分,有工人的签名为证。”
王大人和张昭对视一眼,心里暗暗点头 —— 瑞祥号的账目不仅清晰,还处处体现着新政的 “为民” 理念,与八爷党说的 “谋私”“垄断” 完全不符。
核查进行了三天,王大人和张昭每天都从清晨忙到傍晚,账房先生们也仔细核对每一笔收支,却没发现任何问题:瑞祥号的杂货销售公平竞争,价格低于同行,纳税足额;兰馨皂定价高是因用料好、人工成本高,利润用于扩产、雇人、赈灾,无一分私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