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兰把这些意见汇总,形成了 “妙峰山药农合作方案”。方案首先明确科学种植指导,要教药农种出好草药:针对不同草药制定专属方法,蒲公英需行距一尺五、株距一尺,播种后覆薄土,施肥用腐熟的羊粪(每亩三百斤),病虫害用草木灰撒在根部防蚜虫;艾草要在春季清明前后播种,行距两尺、株距一尺五,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鸡粪,采收选在端午节前后,此时艾草药效最足;金银花需选向阳的坡地种植,行距三尺、株距两尺,搭架子让藤蔓攀爬,花初开时(上午九点前)采收并当天晒干。同时安排每周派玲儿(懂草药种植)和太医院的陈大夫(懂药性)去妙峰山一次现场教学,给每户药农发一本画有行距、施肥、采收插图的 “种植手册”,方便不识字的药农理解;还选了李老栓、王二两家作为试验田,各划出一亩地按科学方法种植,成熟后对比老法子种的草药,让其他药农直观看到效果。
方案第二部分是稳定销路保障,让药农放心种、不愁卖:护理坊与药农签订三年期合同,写明每年春秋两季采收,护理坊上门收购,价格不低于约定价(蒲公英八文 / 斤、艾草六文 / 斤、金银花十二文 / 斤),若市场价格涨了按市场价收,若跌了仍按约定价收;播种前给每户药农预付二十两银子(买种子、肥料的钱),从采收后的草药款里扣,减轻药农的资金压力;护理坊还会派马车上门收药,不用药农自己运输,节省他们的时间和力气。
方案第三部分是质量验收标准,确保草药够好、够合格:外观上,蒲公英需根粗≥一寸、叶绿无黄、无杂质,艾草需叶多无黑斑、茎不超过三寸,金银花需花型完整、无虫咬、无霉变;药效检测由太医院派专人抽查,比如用蒲公英熬水检测消炎效果,用艾草做艾草膏看黏性和药效;还设置奖惩机制,草药合格的按价收购并额外奖励(比如多给五文钱 / 斤),不合格的帮药农找出问题下次改进,不轻易拒收。
合作方案定好后,江兰带着春桃、玲儿去了妙峰山,召集全村药农开会。李老栓和王二坐在最前面,其他药农围在周围,眼里满是怀疑 —— 他们种了一辈子草药,从没听过 “行距、施肥还要按规矩来”,更不敢信 “有人会高价收药、还预付款”。
江兰把 “种植手册” 发给大家,又让玲儿现场演示 “蒲公英行距怎么量”(用木尺量出一尺五的距离,插上小木棍做标记),陈大夫则讲解 “为啥要这样种”:“蒲公英要通风,种得太密,叶子就会黄,药效也差;用腐熟的羊粪,不会烧根,还能让根长得粗,药效足。”
可老药农张老汉却摇着头说:“姑娘,俺们老辈种蒲公英,都是密密麻麻种,觉得种得多收得多,您这法子要是不管用,俺们的地不就白瞎了?”
江兰没急着反驳,而是笑着说:“张大爷,俺们先选两户搞试验田,就用李大爷和王大爷家的地。要是试验田的草药比老法子种的好,你们再跟着种;要是不好,俺们赔你们的损失,咋样?”
李老栓和王二愿意试试 —— 李老栓想给孙子治病,王二想多赚点钱给儿子娶媳妇。江兰当场给他们各预付了二十两银子,又让玲儿帮他们丈量土地,插上标记,教他们怎么施腐熟的羊粪。
接下来的一个月,玲儿和陈大夫每周都去妙峰山。李老栓一开始还按老法子偷偷密种了几行,结果那几行蒲公英长得又瘦又黄,而按科学方法种的,叶片绿油油的,根也粗;王二按教的法子给艾草施羊粪,艾草长得比去年高了半尺,叶子也没黑斑。
采收的时候到了 —— 李老栓的试验田,一亩蒲公英收了三百斤,比去年多了五十斤,而且根粗叶绿,没杂质;王二的艾草收了四百斤,叶片肥厚,药效比去年好太多。护理坊按约定价收购,李老栓卖了两千四百文(三百斤 × 八文),比去年多赚了八百文;王二卖了两千四百文(四百斤 × 六文),多赚了六百文。
李老栓拿着钱,激动得手都抖了:“姑娘,您这法子真管用!俺这钱够给孙子买好药,还能买新种子!明年俺家十亩地都按您的法子种!”
张老汉看着试验田的草药,又看了看李老栓手里的钱,红着脸说:“江姑娘,俺之前不信您,是俺错了。明年俺也跟您合作,您教俺咋种,俺就咋种!”
其他药农也纷纷报名,短短三天,妙峰山五十多户药农,都跟护理坊签了合作合同。签约那天,江兰让春桃把合同念给不识字的药农听,还请了顺天府的书吏来见证,药农们签了字(不会写的按手印),手里拿着预付款,脸上满是笑容。
合作刚推进半个月,麻烦就来了。京郊的药商王三,之前一直压价收购妙峰山的草药,现在江兰直接合作,断了他的财路。他带着两个打手,去妙峰山威胁药农:“你们要是敢卖给护理坊,往后就别想在京城卖药!俺让所有药铺都不收你们的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