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嬷嬷摸着小太监微凉的皮肤,又想起嫡子临终前 “喘不上气” 的模样,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姑娘,是老奴糊涂…… 您教的法子,老奴记着了!”
解决了表述和观念问题,江兰开始细化要诀的内容。《儿科护理要诀》共分五章,每章都配了插图,语言通俗,连不识字的乳母都能看懂:
第一章 发热护理
开篇就点明 “发热三忌”:忌厚裹、忌猛灌退热药、忌用酒精擦身(清代酒精纯度低,易伤皮肤)。详细写着 “发热分级护理”:
低热(体温不超过三成,即 38.5℃):用温水拭体,每次一刻钟,间隔半个时辰;给孩子穿宽松单衣,室内通风;
高热(超过三成):除温水拭体,再加 “冰袋敷额头”(用绢布裹住冰块,避免冻伤);及时请太医,不可拖延;
禁忌:绝不可裹棉被捂汗,否则易引发惊厥。
旁边配了插图:左边是乳母给婴儿穿单衣、用温毛巾擦身;右边是被厚裹的婴儿,脸上画着 “惊厥” 的痛苦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章 腹泻护理
重点讲 “补津液” 的方法:
轻度腹泻(每日 3-5 次):给婴儿喂米汤(煮得浓稠,不加糖)或淡盐水(一碗温水加少许盐,尝着微咸),每次一勺,间隔一个时辰;
重度腹泻(每日超过 5 次):除米汤,再加 “苹果泥”(蒸熟的苹果刮成泥,能收涩止泻);
禁忌:绝不可禁水,也不可喂 “止泻汤药”(多含汞、砷,伤婴儿脾胃)。
乳母们试过后,都赞 “米汤补津液” 管用 —— 钟粹宫乳母用这法子,救好了腹泻两天的小阿哥,连太医都惊叹 “比汤药见效快”。
第三章 咳嗽护理
区分 “风寒咳” 和 “风热咳”,避免盲目用药:
风寒咳(痰白清稀):用 “生姜葱白煮水”(生姜一片、葱白两段,煮半碗水,放温后喂);配合 “拍背排痰”(手指并拢弯曲,从下往上轻拍婴儿背部);
风热咳(痰黄黏稠):用 “梨汁煮水”(梨去核榨汁,加少许冰糖煮);
禁忌:不可猛灌 “强力止咳药”,会让痰堵在喉咙,引发窒息。
李太医对此赞不绝口:“姑娘这区分,比《幼科发挥》还细致!之前很多皇子咳嗽致死,就是痰堵窒息,拍背排痰这法子,太实用了。”
第四章 日常护理
写 “喂养”“睡眠”“卫生” 的细节:
喂养:按需喂养,不可强迫进食;喂奶后要 “竖抱拍嗝”(避免吐奶呛肺);
睡眠:婴儿床不可放过多被褥、玩具(避免窒息);
卫生:婴儿衣物要单独洗,用沸水烫过;尿布要及时换,避免红臀。
第五章 应急处理
记载 “惊厥”“吐奶呛咳” 的急救:
惊厥:立即将婴儿侧卧,解开衣领,用筷子裹布垫在牙齿间(避免咬舌),同时用指甲掐人中;
吐奶呛咳:将婴儿头低脚高抱,轻拍背部,让奶液流出。
编写期间,江兰还特意去各王府实操验证。履郡王的幼子刚满半岁,因受凉咳嗽,痰黄黏稠,乳母正准备喂 “强力止咳药”,江兰连忙制止,教她煮 “梨汁冰糖水”,再拍背排痰。两日后,乳母特意来护理坊道谢:“姑娘,小阿哥不咳了!痰也没了!之前喂了三天汤药都没用,您这法子太神了!”
一个月后,《儿科护理要诀》终于定稿。江兰让人送到文兴堂刻版,王掌柜听说这是救皇子性命的册子,亲自盯着刻版,还让画工把插图改得更细致 —— 每个护理步骤都画得清清楚楚,连温毛巾的温度、米汤的浓稠度都标了出来。
刻版完成那日,江兰带着样册去养心殿复命。胤禛翻开册子,看到 “发热拭体” 的插图,又翻到 “腹泻补米汤” 的步骤,忍不住点头:“写得细致,连老嬷嬷都能看懂。苏培盛,传朕的旨,将《儿科护理要诀》刻印两百本,赏赐给各王府、宗室,再送十本给太医院,让太医们也学学。”
苏培盛刚要退下,江兰又补充道:“皇上,奴婢还有个请求 —— 让各王府每月呈递‘皇子健康简报’,记录皇子的发热、腹泻情况,奴婢汇总后,能及时调整护理方法,也能监督要诀的落实。”
胤禛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准了!就按你说的办。”
要诀推广后的第三个月,成效就显了出来。内务府呈递的《皇室子嗣健康简报》上写着:“正月至三月,各王府皇子共发热 12 例、腹泻 8 例、咳嗽 5 例,均按《儿科护理要诀》护理,无一人夭折,治愈率达九成。”
果郡王特意带着侧妃来养心殿谢恩,侧妃手里捧着一个新绣的襁褓,上面绣着 “兰草” 图案:“皇上,江兰姑娘的要诀救了很多孩子!上个月庄亲王的小世子发热,按要诀‘温水拭体’,两天就好了;还有履郡王的幼子,咳嗽也靠要诀治好了。这襁褓是臣妾绣的,想送给姑娘,多谢她救了皇室的孩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