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渐渐小了,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 —— 咚 ——”,两下,是子时了。江兰深吸一口气,江南的空气里带着泥土和荷叶的清香,让她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她走到木桌前,点亮另一根蜡烛,拿出一张废纸,用炭笔写下自己的 “卷王计划”:
第一,江南田亩核查:三日内科核对完苏州府所有档案,用步测法抽查十户士绅的田亩,收集篡改证据;联合田文镜传讯张万春等五人,逼他们承认隐瞒田亩;将证据整理成册,用密信奏报胤禛,请求严惩李嵩。
第二,现代知识落地:把步测法教给随行的御前侍女,提高核查效率;用艾草膏帮驿站的杂役治蚊虫叮咬,建立人脉(江南百姓多信 “偏方”,这能帮她获得民间支持);整理 “江南潮湿地区田亩管理手册”,结合现代排水知识,提出 “起垄三寸防涝” 的建议,为后续摊丁入亩铺垫。
第三,后宫与家人:让随行侍女定期传回御前消息,提防内务府异动;给苏培盛写密信,托他照拂京城的家人;教丫蛋学更多满语和汉字,让她不仅能帮忙记田亩,还能有自己的本事,将来不用再依附别人。
写完计划,江兰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突然笑了。穿越前的她,总因 “毕业即失业” 而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可穿越到清朝,从包衣之女到掌事宫女,从处理小烫伤到参与新政核查,她用现代知识敲开了一扇扇门,用 “卷” 的态度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她知道,这不是结束,只是 “卷王之路” 的起点 —— 后宫的暗流要破,朝堂的纷争要平,家人的未来要护,新政的推进要助,这些都需要她用更强大的力量去实现。
她拿起桌上的墨玉佩,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外婆的温度。穿越以来所有的委屈、辛苦、紧张,在这一刻都变成了坚定的力量。窗外的月亮终于挣脱云层,清辉洒满驿站的院子,照亮了水田,也照亮了她的眼睛。
“雍正元年,我江兰,要在这大清活出个人样来。” 她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烛火映在她的脸上,眼神里没有了刚穿越时的迷茫,只有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江兰瞬间警觉,快步走到窗边,借着月光看去 —— 是驿站的杂役老李头,正提着一盏马灯,在院子里检查排水。见江兰看过来,老李头连忙躬身行礼,小声说:“姑娘放心,这江南的雨多,小的帮您把驿站周围的排水沟清了,免得雨水淹了房门。”
江兰心里一暖,点头道:“多谢老李头,辛苦你了。”
老李头笑着摆手:“不辛苦!姑娘是来帮咱们江南百姓查田亩的,小的这点忙不算什么。之前听驿站的人说,姑娘懂调理的法子,要是往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小的!”
看着老李头离去的背影,江兰突然明白,她的 “卷” 不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更是为了像老李头这样的底层百姓 —— 他们勤恳劳作,却要被士绅压榨、被官员欺瞒,而她推进新政、核查田亩,就是要帮他们夺回应有的权益,让他们能安稳种地、踏实生活。
回到桌前,江兰在 “卷王计划” 的末尾,又加了一行字:“多听民间声音,多帮百姓做事。” 她知道,这才是 “卷” 的真正意义 —— 不是为了权力,不是为了地位,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在这封建王朝里,活得有尊严、有希望。
烛火渐渐燃至尽头,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江兰收起计划,走到床边,看着丫蛋熟睡的脸庞,小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想来是做了个好梦。她轻轻帮丫蛋盖好被子,心里默默念道:“丫蛋,姐会努力,让你和所有像咱们一样的人,都能在这大清,过上好日子。”
窗外的蛙鸣虫唱渐渐清晰,江南的新一天即将开始。江兰知道,等待她的将是更艰巨的核查任务、更复杂的朝堂较量,可她已做好准备。她的 “卷王之路” 才刚刚起步,在雍正朝的新政浪潮中,她会用现代知识为笔,用宫廷智慧为墨,在大清的历史画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篇章,不辜负外婆的期望,不辜负胤禛的信任,更不辜负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江兰的身上,也洒在桌上的鱼鳞图册和计划纸上。新的一天,新的挑战,新的 “卷” 的开始,江兰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走向门口 —— 她要去看看驿站周围的排水沟,说不定能从老王头的做法里,找到江南田亩防涝的新思路。这就是她的 “卷”,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能帮到别人、推进新政的可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