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利剑再指云海县 暗流涌动谋新局
省纪委第八监察室副主任周玲带队进驻云海县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官方口径是“常规巡视回头看和信访件核查”,但仍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引发了云海官场的暗自揣测和紧张情绪。
接待工作上,云海县方面表现得无可挑剔。县委书记高宏亲自出面接待,笑容热情,态度诚恳,表示全力配合省纪委的工作。但细心人能发现,高宏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他的眼神在与周玲对视时,会下意识地短暂游离。
周玲经验丰富,公事公办,态度平和但立场坚定。她没有立刻剑指高宏,而是按照既定方案,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调阅项目建设档案、土地出让记录、组织部干部任免文书,以及约谈不同层面的干部群众。
调查工作看似波澜不惊地展开。高宏 initially (最初)还强作镇定,但随着纪委调阅的材料越来越核心,约谈的范围越来越广,甚至涉及到他身边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时,他内心的恐慌与日俱增。
他之前紧急部署的“补救”措施,在专业纪检干部面前,反而显得有些欲盖弥彰。一些补充的会议记录,笔迹和墨水的新旧程度存在细微差异;几个突然被“优化”后的审批流程,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他授意心腹去“安抚”某些知情人的举动,也被纪委人员敏锐地捕捉到了异常。
周玲将每天的情况加密汇报给林昊宇。
“高宏很紧张,防御心理极重,但我们目前查到的,多是一些程序不规范、决策不够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以及一些群众反映其作风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的证词。暂时没有发现个人经济问题的硬证据。”周玲在电话里汇报。
林昊宇在省纪委办公室听着,并不意外。“继续施压,扩大谈话范围,特别是那些被他打压过、调离关键岗位的干部。重点查他力主推进的那几个重点工程,尤其是之前群众反映过强烈的那两个征地项目。我不信他能把所有的尾巴都藏得干干净净。就算没有经济问题,违反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的问题,也足够让他喝一壶了。”
调查的深入,让高宏愈发感到如芒在背。他感觉自己就像被放在聚光灯下炙烤,每一份文件、每一个过往的决策都可能被翻出来重新审视。他频繁地召开小范围会议,统一口径,但越是如此,破绽似乎越多。
更让他心惊的是,县长郑国栋在此期间的表现。郑国栋一如既往地沉稳务实,积极配合纪委工作,提供材料、安排谈话都十分到位,丝毫看不出任何异常。但在几次常委会上,讨论到某些具体问题时,郑国栋会不经意地提出一些基于制度和程序的、看似客观中立的疑问,这些问题往往恰好点在高宏之前决策不够严谨的地方上,弄得高宏颇为狼狈,却又无法发作。
高宏甚至开始怀疑,郑国栋是不是暗中与林昊宇有了什么默契?这种猜忌让他看郑国栋的眼神都变得复杂起来。
其实,郑国栋内心同样不平静。他对高宏的许多做法早已不满,但也深知其背景,一直隐忍不发。此次省纪委突然到来,他虽然不清楚林昊宇的全部意图,但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改变云海局面的契机。他选择的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更加坚持原则和程序,这本身就是对高宏过去那种霸道作风最有力的回应。他暗暗期待着,调查能够真正还云海一个清朗的政治生态。
调查进行到第五天,突破口终于出现了。一个曾被高宏强行调离住建局、贬到闲职部门的老局长,在纪委同志多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后,终于放下顾虑,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高宏曾为了使其一个亲戚承揽某个市政工程,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和比选的情况下,强行指示修改招标参数,最终使其亲戚的公司得以中标。虽然此事表面程序“合规”,但属于典型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几乎同时,另一个小组在核查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征地项目时,发现了补偿款发放记录存在重大疑点,部分款项拨付给了几个空壳公司,而这几个公司的控制人,与高宏的妻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消息传回省纪委,林昊宇当机立断:“固定所有证据!形成初步报告!是时候和高宏同志正式谈一次话了!”
第二天,周玲代表省纪委第八监察室,正式约谈了县委书记高宏。
谈话室内,气氛严肃。周玲没有绕圈子,直接出示了部分证据和证人证言,指出了其在项目招标和征地补偿中存在的滥用职权、涉嫌利益输送以及作风专断、违反民主集中制等问题。
高宏的脸色从红变白,又从白变青,他试图辩解,强调发展需要的“效率”和“特事特办”,指责举报人“别有用心”,但在扎实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面前,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当他听到妻弟可能牵扯进征地补偿款问题时,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心理防线濒临崩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