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利剑初试清河畔 暗流汹涌探迷局
省纪委大楼前的停车场,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一辆黑色的公务轿车和一辆略显普通的SUV已经发动,低沉的马达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林昊宇站在车旁,最后检查了一下随身物品:笔记本电脑、加密U盘、工作证和一份关于清河市交通系统的简要背景材料。
第八室的成员陆续到来。副主任董卫国依旧表情严肃,提着一个厚重的公文包,一言不发地上了SUV的副驾驶。女副主任周玲则显得干练许多,她快速确认了两辆车的人员和物资情况,然后对林昊宇点了点头:“林主任,人都到齐了,资料也带全了。” 另外四名精干的年轻干部,两名上了轿车,两名上了SUV,他们都是经过挑选,业务能力过硬且口风严实的同志。
““出发。”林昊宇言简意赅地说道,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迅速拉开车门,动作利落而果断,然后如行云流水般坐进轿车的后座。
随着车门关闭,车队缓缓驶出省委大院,融入了早高峰的滚滚车流之中。车轮滚滚,一路疾驰,朝着清河市的方向驶去。
车内的气氛异常沉默,只有引擎的嗡嗡声在空气中回荡。除了偶尔传来周玲低声接打电话的声音,协调着抵达后的各项安排外,再无其他声响。
林昊宇静静地坐在后座,目光凝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他的心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陈峰书记的嘱托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沉甸甸的责任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第一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交通局项目违规问题的解决,更可能牵扯到清河市更深层次的问题。林昊宇不禁眉头微皱,暗自思忖着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表面上看,这仅仅是交通局的一个项目违规,但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纠葛和权力博弈呢?又会遇到怎样的阻力和困难呢?
无数个问号在他脑海中盘旋,一切都是未知的谜团。林昊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在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时,只有保持冷静和理智,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于是,他再次翻开那份厚厚的背景材料,逐字逐句地仔细研读,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更多的蛛丝马迹,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更多的线索和依据。
董卫国坐在前面的SUV里,看着后视镜里紧随其后的轿车,眉头微蹙。他对这位空降的年轻主任谈不上恶感,但也绝无多少信任。在他看来,纪委工作靠的是经验、是老练、是持之以恒的耐心,而不是搞运动式的“尖刀”,那样容易打草惊蛇,甚至捅出大篓子。他打定主意,此行多看少说,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绝不冒进。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车队悄然驶入清河市境内。他们没有进入市区,而是根据事先安排,直接来到了位于市郊的一家隶属省水利厅的培训中心。这里环境安静,设施齐全,且相对独立,便于保密和工作。
培训中心的一间小会议室被临时征用为调查组的指挥部。众人简单放下行李,便立刻投入工作。林昊宇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小组会议。
“同志们,任务的重要性我就不再重复了。”林昊宇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语气沉稳而有力,“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现在对外统一称是‘省委营商环境专项调研小组’。周主任,你带小李,负责对接市纪委,以调研名义,请他们提供近三年全市交通领域重点项目,特别是公路建设的全套招标文件、合同文本、资金拨付流程记录,注意,是所有项目,不要打草惊蛇。”
“明白。”周玲迅速记录。 “董主任,”林昊宇看向董卫国,“您经验丰富,请您带小张,以省发改委项目复核的名义,去市财政局、审计局,调取这些项目对应的财政评审报告、竣工决算审计报告,重点关注超概算、频繁变更、资金流向异常等情况。” 董卫国点了点头,表情依旧严肃:“好。” “剩下的人,跟我一组。”林昊宇继续说道,“我们从外围入手,以学术研究、撰写案例的名义,联系参与过这些项目设计、监理的第三方机构,以及一些行业协会,听听他们的‘民间’声音,特别是关于招投标的公平性和一些‘潜规则’。”
分工明确,各组立刻行动。调查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从不同角度悄然撒向清河市交通系统。
林昊宇亲自带队走访了几家设计院和监理公司。起初,对方一听是“学术研究”,都表现得十分热情,但一旦问题深入涉及到具体项目操作的敏感细节,尤其是与市交通局某些领导的关联时,对方立刻变得闪烁其词,或者以“时间久了记不清”、“有保密协议”为由搪塞过去。
这种普遍性的避讳,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在一家小型监理公司,一位临近退休的老工程师,在林昊宇诚恳的态度和保证保密的前提下,终于透露了一点口风:“唉,有些事……没法说。现在的市场,有时候不是看技术方案,是看……哎,你们懂的。像‘青峰岭隧道’那个项目,当时有几家资质更好的公司报价更低,最后中标的却是……呵呵,算了算了,我还要养家糊口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