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话,听起来像是请教历史经验,实则是在诱导对方回忆甚至暗示当时可能存在“特事特办”、“领导授意”甚至“模糊地带”的操作。一些老同志出于感慨,或许会多说几句当时创业的艰难和不得已的灵活性,而这些话,都被陪同的审计人员详细记录在案。
这些经过精心“提炼”的记录,尽管它们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确凿的证据,但却如同涓涓细流一般,逐渐汇聚成了一种若隐若现、模糊不清的“叙事”。这种“叙事”所描绘的画面是:在开发区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伴随着程序上的粗疏和放任,甚至还可能存在着一些难以启齿、无法明言的“妥协”。
这种“叙事”就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在云海县的某个特定圈层里,以一种悄然无声的方式开始慢慢扩散开来。虽然没有人公开地对其进行讨论或评判,但一种微妙而又难以言喻的气氛却开始在这个圈层中弥漫开来。人们对于那段曾经被视为辉煌的高速发展历史的评价,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理直气壮、信心满满,而是变得多了一些复杂的、让人琢磨不透的灰色阴影。。
王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气氛的变化。他在一次向林昊宇汇报党建工作时,忍不住提了一句:“林书记,最近下面有些干部,私下议论开发区老事情的风气好像有点抬头。虽然没明说,但总觉得怪怪的。是不是审计带来的……”
林昊宇抬手止住了他的话,目光平静却深邃:“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历史是在特定条件下由人创造的,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党建工作要抓好正面引导,凝聚共识,不要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杂音干扰了视线。”
他话虽如此,但心中已然明了。葛洪国的审计,查案或许只是表象,其更深层的目的,恐怕正是要动摇云海干部队伍对过去发展路径的共识,削弱林昊宇赖以执政的业绩合法性和道德威信。这是一场针对“人心”的隐秘战争。
而就在林昊宇应对着来自内部的“软刀子”时,一名来自于省城的记者一份新的采访申请,又带来了外部的新变数。她申请对开发区审计工作进行“跟踪报道”,美其名曰“关注地方优化制度、规范发展的新举措”。
林昊宇看着这份申请,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葛洪国的“阳谋”,果然一环扣着一环。这场较量,已然从线上舆情转入了线下更深层次的制度和话语权争夺。他提起笔,在申请上批示:“同意。请开发区管委会、县审计局、县纪委(审计组)积极配合采访,实事求是介绍情况。”
他决定,不再被动接招。既然对手选择了公开的战场,那他就要在同样的战场上,赢得更漂亮。
可是他不知道的这次现场跟踪报道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
感谢所有给予五星好评的朋友,右上角三个点,点开,右下角有五颗星点上,非常感谢。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