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民心所向筑根基 暗流涌动伺机发
作者:朱氏春秋
朱晓璇在云海县的第三天,彻底融入了一位“编外工作人员”的角色。她不再仅仅是一名观察者,更像是一名试图理解这座县城脉搏的记录者。
这一天,林昊宇的日程依旧排得满满当当。上午,他安排了对县城老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突击视察。这个项目是前几任领导留下的“硬骨头”,拆迁补偿、安置房建设、历史遗留问题交织,推进缓慢,民怨不小。
朱晓璇跟着林昊宇的车队,驶入一片低矮破旧的房屋区。与工业园区的崭新气象不同,这里显得拥挤而杂乱。得知县长来了,不少居民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反映问题。 “县长,安置房都说了三年了,到底什么时候能建好?” “补偿标准太低了,我们根本买不起新房!” “下水道老是堵,夏天根本没法住人!”
林昊宇没有让保安驱赶群众,而是站在一个稍微高一点的台阶上,拿起便携式扩音器,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是林昊宇。大家的问题,我都听到了!今天我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听汇报的!”
他首先点了住建局长的名:“李局长,安置房建设进度滞后的问题,你现场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哪一天开工,哪一天封顶,哪一天交付,必须精确到天!如果做不到,你现在就提出困难,我现场协调解决!” 住建局长额头冒汗,赶紧拿出手机打电话核实,最终在现场给出了一个比原计划大幅提前的、极其苛刻的工期承诺。林昊宇当场让秘书文斌记录在案,作为督查依据。
接着,他针对补偿标准问题,没有回避:“老城区改造的补偿标准,是几年前定的,确实与现在的市场房价有差距。这个问题,县里已经研究了新的补充方案,正在走程序,很快就会公示!我林昊宇在这里向大家保证,一定会充分考虑大家的实际困难,确保绝大多数群众能够通过改造改善居住条件,而不是越改越穷!” 他的话掷地有声,引来一片掌声。随后,他亲自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沿着狭窄的巷子查看下水道堵塞、电线老化等具体问题,现场指派责任单位,限时解决。
朱晓璇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拉着林昊宇的手,絮絮叨叨说了很久家里屋顶漏雨的问题,林昊宇始终耐心听着,最后对身边的街道办主任说:“王主任,老奶奶家的情况特殊,儿子在外打工,她自己行动不便。这种特例,我们不能等政策,要特事特办!今天下午就派人去维修,费用先从街道的应急资金里出,后续县里统筹解决。”
街道办主任连连点头。老奶奶激动得就要下跪,被林昊宇赶紧扶住。这一刻,朱晓璇飞快地按下了快门,捕捉下了林昊宇搀扶老人时那瞬间的动容和坚定。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她报道中极具感染力的一笔。
中午,林昊宇在县政府食堂简单吃了口饭,期间还在听取裴浩然关于秘密南下寻找替代融资渠道的初步汇报。下午,则是一场关于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的专题座谈会。
会上,几位乡镇中学的校长反映师资流失严重,优秀教师都往市里跑。林昊宇听后,没有空谈重视,而是直接问财政局长裴浩然:“裴局,我们今年财政增量部分,能拿出多少,专门用于提高偏远乡镇教师的特殊岗位津贴和奖励绩效?”
裴浩然显然早有准备,报出了一个让在座校长们都惊讶的数字。
林昊宇拍板:“好!就这么定!不仅要给钱,还要给政策、给荣誉!教育局牵头,尽快拿出一个‘名师、名校长’培育引进计划,我们要让在云海、尤其是在乡村教书,成为一件既有里子、更有面子的事!” 他看向各位校长:“各位校长,待遇我们来保障,但教学质量这块硬骨头,得你们带头去啃!明年这个时候,我要看到成效!”
傍晚,原定的日程是结束。但林昊宇突然对朱晓璇说:“朱记者,有没有兴趣跟我去个地方?”
朱晓璇面带微笑,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表示对林昊宇的决定毫无异议。
车子并没有按照常规路线返回县城,而是出乎意料地朝着郊区的方向疾驰而去。最终,车辆稳稳地停在了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前——这便是云海县新建的福利院所在地。
林昊宇并未事先通知任何人,他独自一人带着朱晓璇径直走进了工地。工地上,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各种建筑材料之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林昊宇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在工地上巡视时,突然注意到一处混凝土浇筑的地方似乎存在一些瑕疵。他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快步走到近前仔细观察。
“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林昊宇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满,“是养护不到位,还是振捣不充分?福利院将来住的可是老人和孩子,工程质量可是百年大计,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