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璇飞快地记录着,心中波澜微起。她发现自己之前的预判可能错了。这个年轻县长,并非莽夫,他的强硬背后是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对规则的深刻理解。 他玩的不是虚的,是实打实的硬功夫。
会议在一片并不算融洽但林昊宇明显占据主导的气氛中结束。朱晓璇刚想上前提出专访要求,却见林昊宇接了个电话,脸色微微一变,对身边的县府办主任赵伟民快速交代了几句,便带着副县长吴建军和几个人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会议室,甚至没注意到角落里的她。
“出什么事了?”朱晓璇下意识地问旁边的办事员。 “好像是柳树乡那边突发山体滑坡,情况挺急的,县长带人赶过去了!”办事员回答道。
柳树乡?朱晓璇立刻翻开地图,那是一个离县城最远、山路最崎岖的山区乡。职业的敏感让她意识到,这又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机会。她立刻决定:跟上去!
山路比想象中更难走。 连日降雨让土路变得泥泞不堪。等朱晓璇租用的越野车颠簸簸簸地赶到柳树乡险情发生地时,已是傍晚。天色阴沉,小雨淅沥。
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撼。 滑坡体像一道丑陋的伤疤,撕开了翠绿的山体,泥沙碎石堆积在山谷,威胁着下方若隐若现的村落。而在泥水混杂的现场,上百人正在紧张忙碌。 她一眼就看到了林昊宇。他换上了一件深色的冲锋衣,裤腿和雨靴上沾满了泥浆,正站在一处临时搭建的指挥棚下,拿着沾满泥水的对讲机,沙哑着嗓子指挥调度。 “转移组报告!最后一户老人已经背出来了!” “好!安置组确保热水热饭,医疗组跟上检查!” “监测组!24小时不间断!数据半小时一报!” 他的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力量,让原本慌乱的人群有了主心骨。
没有预想中的记者镜头,没有前呼后拥的官员。他穿梭在泥地里,时而查看监测仪器数据,时而安抚惊魂未定的村民,时而又和地质专家激烈地讨论着什么。有一个瞬间,他甚至和几个武警战士一起,扛起一袋沙土加固临时堤坝。 朱晓璇举起相机,镜头追随着那个身影,却迟迟没有按下快门。她忽然觉得,在这种真实的风险与付出面前,任何刻意捕捉的镜头都显得苍白而矫情。她收起相机,默默地走到安置点,帮忙给老人和孩子们分发物资。
期间,她亲眼看到一名乡干部满头大汗地跑来汇报:“县长,坡脚那几户养羊的,死活不肯走,说羊圈里的羊是他们的命根子!” 乡长急得直跳脚:“这都什么时候了!要钱不要命啊!” 林昊宇眉头紧锁,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带我去。” 朱晓璇鬼使神差地跟了过去。在那几户村民家,她看到林昊宇没有讲任何大道理,也没有强行命令,而是蹲在湿漉漉的院子里,指着后山那道狰狞的裂缝: “老哥,你看这条缝,专家测了,一晚上又宽了两指!它不是吓唬人,是真要吃人啊!人是活的,羊是死的。县里在这,我林昊宇在这跟你保证,万一,我是说万一真出了事,你的损失,县里想办法给你补上!但人要是没了,老婆孩子怎么办?你信我一次,成不?” 他的语气极其诚恳,甚至带着一丝恳求,眼神里是纯粹的担忧和急切。那户主看着县长一身泥水的狼狈样子,又看看后山,最终重重一跺脚:“俺信你!林县长,俺这就搬!”
处理完这个插曲,回到临时指挥部已是深夜。简易帐篷里搭起了行军床,但没人去睡。林昊宇召集相关人员开现场会,部署后续监测、安置和根本性的治理方案。朱晓璇获准旁听。 她看到林昊宇听着地质专家的汇报,眉头越皱越紧。专家提出的方案是传统的被动治理,预算高昂,工期漫长。 林昊宇突然打断,他走到地质灾害点卫星图前,目光如炬:“我们不能年年提心吊胆,被动挨打!为什么不能借这次机会,彻底解决问题,甚至变害为宝?” 他手指点着地图:“柳树乡生态底子非常好!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捆绑方案?将地质灾害彻底治理、生态修复、特色生态农业导入、美丽乡村建设四合一?去申请省里的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省农业农村厅的乡村振兴示范基金、甚至国家发改委的生态补偿资金!打一个组合拳!”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目光扫过发改、财政、农业部门的负责人:“我知道难度大,要协调的部门多。但这事关百姓安危和长远发展!裴局,吴县,你们算算大账!一次性投入,换来一劳永逸和安全发展,值不值?” 帐篷里鸦雀无声,随即,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这才是真正负责任、有魄力、有远见的思路!不是在救灾,而是在谋划未来!
朱晓璇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她见过太多官员,应对突发事件时能稳住阵脚就已算优秀,很少有人在身心俱疲的抢险深夜,还能思考得如此高远和系统,试图将一场灾难扭转为发展的契机!这种深植于心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战略谋划能力,绝对无法作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