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市长暗许扶正意 京城瞩目起微澜
周远航市长的调研车队驶离云海,留下的波澜却远未平息。
县委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县长林昊宇主持召开了落实周市长调研指示的专题会议。各部门负责人正襟危坐,汇报着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与以往不同,此刻与会众人看向主位上那位年轻县长的目光中,敬畏之色更浓。不仅因为他近期的铁腕手段,更因为周市长此行传递出的强烈支持信号。
“……总之,周市长对我们的‘线上追踪系统’和‘项目经理制’给予了高度肯定。”林昊宇总结道,声音沉稳有力,“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要将这套机制标准化、常态化,覆盖到所有重点项目上!裴局?”
“县长,我明白。”裴浩然立刻接口,“我已经让办公室起草《云海县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将您定的这几条核心机制固化下来。”
“很好。”林昊宇点头,目光扫过全场,“清源项目是我们打响的第一枪,枪声很响,但敌人只是暂时退却,远未被消灭。各部门绝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时刻绷紧弦,准备应对任何形式的反扑!”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副书记郑国栋故意落后半步,与林昊宇并肩走向办公室。 “昊宇县长,周市长这次来,意义不凡啊。”郑国栋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和恭维。
林昊宇神色不变:“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下一步工作的鞭策。”
“是是是,”郑国栋连连点头,随即话锋微转,“不过……我听说,市委组织部那边,最近可能在考虑我们县政府班子的稳定性问题。陈书记(县委书记陈国华)在市里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
林昊宇脚步未停,仿佛没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班子的稳定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履职尽责。做好我们分内的事,就是对组织最大的负责。”
郑国栋讪笑一下,知趣地不再多言,心里却已如明镜一般。周市长的到来,无疑是为林昊宇“代转正”释放了一个极其强烈的积极信号。这位年轻的代县长,恐怕很快就要去掉那个“代”字了。
与此同时,驶回市里的考斯特中巴车上,气氛倒是轻松不少。
周远航笑着对一旁的市政府秘书长汪顺理说:“怎么样?这一趟没白跑吧?林昊宇这个年轻人,是真正能干事、会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云海这潭死水,看来是真要被他搅活了。”
汪秘书长附和道:“是啊,思路清,魄力足,手段也硬。更难能可贵的是懂得借力,市委专家团那步棋走得妙啊。”
“是个可造之材。”周远航颔首,目光看向窗外,似是自言自语,“云海的情况复杂,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一把手来稳住局面,持续推进改革。陈国华……还是太软了点。”
这句话,分量极重。车内几位核心随行人员都听懂了市长的潜台词:林昊宇转正,已是板上钉钉,只待程序走完。
坐在稍后位置的沈婉卿,安静地听着前方的交谈,低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她的笔尖在“林昊宇”三个字下轻轻划了一道线。
京城,西山,一处幽静却不失威严的四合院。 林昊宇的父亲林卿海,正坐在书房里,翻阅着最新一期的《国内动态清样》(内参的一种)。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标题是《江东云海县创新机制打破“软抵抗”,营商环境优化见实效》,撰稿人:林小婉。 文章客观报道了云海县近期在招商引资、打破行政壁垒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虽未提及林昊宇的名字,但“云海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锐意进取形象跃然纸上。
林卿海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是端起桌上的紫砂杯,轻轻呷了一口茶。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对坐在对面沙发上翻阅军事杂志的王婉儿道:“小婉这篇文章,写得有点火候了。云海那边,动静不小。”
王婉儿头也没抬,语气淡然:“雏鹰总要自己扑腾几下翅膀,摔几个跟头,才能飞得高。只要大方向没错,由他去。” 林卿海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已是他表达高度肯定的方式。
同一时间,京城另一处私密会所内。 四个气质不凡的中年男人正在打麻将。正是叶家的叶子轩、沈家的沈子良、冯家的冯灯包、陈家的陈逸风。这四位父辈曾与林卿海博弈多年的对手,如今也已是各自家族的中坚力量。
“听说了吗?林家那个宝贝疙瘩,在江东一个小县城里,搞得风生水起啊。”冯灯包打出一张牌,状似无意地提起。
“哼,小打小闹。不过是仗着林家的牌子,下面人捧臭脚罢了。”叶家的叶子轩不屑地冷哼一声。
沈家的沈子良推了推金丝眼镜,笑得像只狐狸:“子轩兄话别说得太满。我侄女婉婉刚跟着周远航从云海调研回来,对那位小林县长可是赞不绝口啊,夸他既有闯劲又有章法。周远航看样子是打算扶他上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