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的决议如同一道明确的战斗号令,然而,真正的较量并非停留在会议桌上。以孙海峰、张海、孙伟为核心的势力,绝不甘心坐以待毙,他们掌控的部门机器开始悄然却高效地运转起来,试图将常委会的决议在执行层面化解于无形。
专项核查小组刚刚挂牌成立,纪委书记王强首先就需要从公安局抽调精干经侦力量加入。他一个电话直接打给了县公安局局长赵东来。
“东来局长,常委会的决议你已经知道了。核查组急需人手,请你立刻安排两名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经侦骨干,明天到纪委报到。”
电话那头的赵东来声音热情却透着虚伪:“哎呀,王书记,常委会的决议我们坚决拥护!但是……实在不巧啊,您也知道,我们局里最近任务太重了!几个经侦骨干都扑在市里督办的那个跨境电诈案上,实在是抽不开身啊。您看是不是可以从检察院或者法院那边先借调一下?或者……等我们这边案子稍微松一点,我立刻把人给您派过去?”
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拖延和拒绝!王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深知赵东来是孙海峰的人,这是在公然对抗常委会决定。
“东来局长,你这是要公然对抗常委会决议吗?”王强语气冰冷。
“王书记言重了,言重了!”赵东来连忙叫屈,“我哪敢啊!实在是人手调配有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都是为了工作,您得多体谅啊……”
王强知道跟赵东来扯皮无用,冷冷地回了句“我知道了”,便挂了电话。
他立刻将情况向林昊宇做了汇报。林昊宇听完,眼中寒光一闪:“果然跳出来了。也好,正好借此机会,看一看公安局里,到底是谁在真心做事。”
他指示王强:“公安的人暂时放一放。你让李伟国副局长晚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注意保密。”林昊宇决定直接绕过赵东来,接触并争取这位实际主持日常工作、风评较好的副局长。
“
与此同时,宣传部长孙伟召集了一次新闻通气会,委婉地向本县和市里的媒体“吹风”,强调在报道云海县新闻时“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维护云海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大局,对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和敏感问题要谨慎处理,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番话看似无可指摘,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给审计核查工作设置舆论障碍,试图将其“敏感化”,限制其公开度和影响力。
而孙海峰本人,则再次动用了他的终极渠道——向常务副市长刘旺求援。这次的通话,他的语气更加焦急和直接。
“刘市长,林昊宇他们这是要赶尽杀绝啊!现在成立了个专项小组,由王强那个铁疙瘩牵头,分明就是冲着我来的!常委会上,张海和孙伟虽然帮我说了话,但陈国华最后还是拍板了……您可得想想办法,从上面给他们施加点压力,至少让这个核查组束手束脚,查不下去!”
电话那头的刘旺,沉默的时间比上次更长。孙海峰遇到的问题之严重,以及林昊宇的步步紧逼,都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他不能再像上次那样简单敷衍。
“海峰,”刘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也更显阴沉,“你让我很被动啊!早就告诉你做事要干净利落!现在让人家抓住了尾巴,我能怎么办?直接下令停止核查?那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不过,审计工作也不是他们想怎么查就怎么查的。程序、权限、范围,都有规矩。我会让市审计局的同志,‘提醒’一下省厅来的苏处长,注意一下工作方式方法,不要扩大化,不要影响基层稳定。另外,核查组如果需要协调市一级的资源或者调查对象,该走的程序一步不能少,该有的审批一个不能缺!明白吗?”
刘旺的话,暗示了他将采取的策略:不是直接对抗,而是利用规则和程序,从更高层面给云海的核查工作制造“合法”的麻烦,拖延其进度,限制其范围。
孙海峰心领神会,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明白!明白!谢谢刘市长!只要您能拖住他们,我这边就有周转的余地!”
得到了刘旺的间接承诺,孙海峰稍微安心,又开始暗中指示他的其他势力,在核查组可能调查的领域设置各种“软钉子”:需要约谈的企业负责人突然“出差”了;需要调阅的某些关联文件“正在归档整理”;一些知情人被暗示“言多必失”……
面对对方多管齐下、层层设防的反扑,林昊宇并没有感到意外。他深知,这才是斗争的真正开始。
他立刻将郑国栋、王强、以及绝对可靠的财政局长裴浩然、府办主任赵伟民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应对会议。
“情况都在预料之中。”林昊宇面色平静,“对方现在用的就是拖、阻、扰三字诀,想让我们知难而退。我们就来个以快打慢,以正破巧!”
他迅速部署: “国栋书记,你利用副书记的身份,亲自协调组织部和各单位党委(党组),就抽调人员问题与张海同志沟通,强调这是常委会的集体决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配合支持!必要时,可以请国华书记出面施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