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追月点燃火折子时,黑影已散去大半。幸存的三个镖师都疯了,抱着柱子喃喃自语。那口棺椁完好无损,仿佛之前的破洞只是幻觉。松树上的箭手不见踪影,只剩枝桠还在微微晃动。
是幻术。沈追月检查着棺椁,我们从头到尾都在幻阵里。
林隐想起抓住他的那只手,腕间似乎戴着串佛珠。他掀开棺盖,内部空空如也,只有底板刻着幅地图。图中标着七座佛塔,每座塔旁都注有生辰八字。
这是...沈追月凑近细看,七星锁魂阵!当年七大派掌门以自身精血布阵,才封住尸傀。现在阵法将破,所以尸傀开始苏醒。
二人根据地图推算,最近的法华塔就在三十里外。他们连夜启程,途中遭遇三波截杀。最后一次来的竟是丐帮弟子,打狗阵法困得他们寸步难行。林隐不忍伤及无辜,只以剑鞘应战,左肩却被棍风扫中。
沈追月取出大理寺令牌,乞丐们却哈哈大笑:缉妖司算什么东西!直到她使出峨眉剑法,对方才变色退去。
连丐帮都卷入其中。林隐望着他们逃窜的背影,幕后之人究竟许了什么好处?
到达法华塔时已是深夜。塔身倾斜得厉害,檐角铜铃锈迹斑斑。林隐按地图所示找到地下密室,却在石门前提住脚步——门缝里渗出血水。
推开门,只见武当掌门清虚子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柄拂尘。他艰难地抬起手,指向墙上七星图:快...去少林...有人要...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沈追月检查伤口,面色凝重:是峨眉的流云拂穴手。
此时塔外传来脚步声,七八个峨眉派女弟子持剑闯入。为首的中年尼姑看见尸体,厉声道:恶徒!竟敢害清虚道长!
林隐刚要解释,尼姑已挺剑刺来。剑尖将至未至之时,突然软软垂落。她不可置信地低头,看见心口透出的刀尖。身后那些峨眉弟子纷纷撕下人皮面具,露出腰间悬挂的东瀛忍者令牌。
伊贺流...沈追月握紧袖中暗器,看来这事还牵扯到倭寇。
忍者们同时掷出烟雾弹,却在烟雾升腾时纷纷倒地。他们的影子不知何时被钉在地上,有个书生打扮的青年从梁柱跃下,手中握着支判官笔。
在下诸葛明。青年彬彬有礼地行礼,受家师之命前来相助。
他展开卷轴,上面画着与棺椁相同的梵文:二十年前,家师与七大派共同封印尸傀。如今阵法将破,唯有集齐七位掌门信物才能加固。
林隐想起祖父临终前交给他的龙纹玉佩,原来竟是镖局代代相传的掌门信物。如此说来,龙隐镖局前身正是七大派之一的龙门派。
三人离开法华塔时,远处少林寺方向突然升起狼烟。诸葛明掐指一算,脸色大变:今日是十五月圆!
他们策马狂奔,赶到少林时只见寺门大开,广场上横七竖八躺着武僧尸体。大雄宝殿内,方丈悟大师被铁链锁在柱上,七个戴着鬼神面具的人正在举行某种仪式。中央那口青铜棺椁大开,里面躺着个面色红润的僧人。
果然是想复活尸傀。诸葛明甩出判官笔,笔尖在空中画出符咒。
面具人同时转身,为首者摘下面具,竟是早已的崆峒派掌门。他狂笑着拍向棺椁:今日之后,武林尽入我手!
棺中僧人猛然睁眼,瞳孔赤红如血。它缓缓坐起,伸手抓向最近的面具人。那人的内力如决堤般涌出,瞬间变成干尸。其他面具人惊慌逃窜,却被尸傀隔空吸回。
它失控了!沈追月射出三十六枚透骨钉,钉钉命中尸傀要害,却如泥牛入海。
林隐拔剑上前,铁剑与尸傀手掌相撞,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锈迹尽数剥落,剑身浮现出龙形暗纹。尸傀被剑气所激,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诸葛明急忙翻开经卷:涅盘经记载,需以至亲之血浇灌剑身!
林隐猛然想起祖父的遗言:林家世代守护此剑,正是因为血脉能克制尸傀。他划破掌心,鲜血浸透剑刃。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剑光大盛。
尸傀似乎感受到威胁,转身欲逃。沈追月撒出天罗地网,诸葛明以血画阵。林隐纵身跃起,铁剑化作长虹贯日。剑尖刺入尸傀后心时,整个少林寺地动山摇。
那妖物在剑下挣扎哀嚎,最终化为飞灰。青铜棺椁寸寸碎裂,露出藏在夹层中的下卷涅盘经。经书记载的并非佛法,而是炼制尸傀的邪术。
三人带着经书离开时,少林钟声长鸣。幸存的武僧为他们送行,却无人注意到经书最后一页的标记——那是个与林隐玉佩相同的龙纹。
行至黄河渡口,诸葛明忽然告辞:此事尚未了结,待我查清龙纹来历。沈追月也要回京复命,临别前赠给林隐一枚缉妖司令牌。
孤舟之上,林隐翻开经书末页,在月光下看清一行小字:龙门秘宝,藏于沧海。他抚摸着腰间玉佩,想起父亲生前常哼的歌谣:龙隐于市,剑藏于匣...
舟子唱起号子,惊起几只水鸟。远山如黛,雾锁重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古风故事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