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日,太宗和大臣们讨论制止盗贼的办法。有人请求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太宗笑着说:“百姓之所以做盗贼,是因为赋税繁重、劳役繁多,官吏贪婪求索,饥寒逼迫自身,所以没时间顾及廉耻。我应当戒除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减少赋税,选拔任用廉洁的官吏,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会做盗贼了,何必用严厉的刑法呢!”从此几年之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门户不关,商人旅客可以在野外住宿。太宗还曾对侍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剥削百姓来奉养君主,就像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却死了,君主富足了国家却灭亡了。所以君主的祸患,不是来自外部,常常是自身造成的。欲望旺盛就会开支庞大,开支庞大就会赋税繁重,赋税繁重就会百姓愁苦,百姓愁苦就会国家危难,国家危难就会君主丧失性命。我常常思考这个道理,所以不敢放纵欲望。”
十二月,己巳日,益州大都督窦轨上奏称獠人反叛,请求发兵讨伐。太宗说:“獠人凭借山林险阻,时常出来小偷小摸,这是他们的习俗;地方长官如果能用恩德和诚信安抚他们,自然会率领部众归顺,怎能轻易动用武力,像捕猎禽兽一样残害他们,这难道是做百姓父母官的本意吗!”最终没有同意。
太宗对裴寂说:“近来有很多上书议论政事的人,我都把奏章贴在墙上,进出时都能查看,常常思考治国之道,有时深夜才睡觉。你们也应当勤恳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我的心意。”
太宗振奋精神致力于治国,多次召魏征进入内室,询问治国的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太宗都欣然采纳。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中男虽然未满十八岁,但身材高大健壮的,也可以一起征召。”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敕令发出后,魏征坚持认为不可以,不肯签署敕令,甚至多次拒绝。太宗发怒,召见并责备他:“中男中高大健壮的,都是奸民故意欺诈来逃避兵役,征召他们有什么害处,你却固执到这种地步!”魏征回答:“用兵的关键在于治理得法,不在于人数众多。陛下选拔健壮的人,用正确的方法治理,就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征召瘦弱的人来增加虚数呢!况且陛下常说:‘我用诚信治理天下,想让臣民都没有欺诈行为。’如今即位没多久,已经多次失信了!”太宗惊讶地说:“我怎么失信了?”魏征回答:“陛下刚即位时,下诏说:‘拖欠官府的财物,全部免除。’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府的财物,仍然征收督缴。陛下从秦王登上天子之位,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府的财物又是什么!又说:‘关中免除两年租调,关外免除一年徭役赋税。’不久之后又下敕令说:‘已经服役、已经缴纳赋税的,从明年开始免除。’百姓散去之后,又再次征收,他们自然会感到奇怪。如今既征收了财物,又征召他们当兵,怎能说从明年开始免除呢!另外,和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是地方长官,平时考察官员,都委托给他们;到了征兵的时候,却唯独怀疑他们欺诈,这难道是所说的用诚信治理天下吗!”太宗高兴地说:“以前我认为你固执,怀疑你不通晓政事,如今你谈论国家大事,确实说到了关键。号令不诚信,百姓就不知道该听从什么,天下怎么能治理好呢?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不再征召中男,赏赐魏征一个金瓮。太宗听说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治国之道,张玄素回答:“隋主喜欢亲自处理各种事务,不信任大臣;大臣们恐惧,只知道接受命令、遵照执行,没人敢违抗。凭借一个人的智慧决定天下的事务,即使得失各占一半,荒谬的地方也已经很多了,下属阿谀奉承、君主被蒙蔽,不灭亡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谨慎选择大臣,把事务分别托付给他们,自己高坐朝廷,清净无为,考察他们的成败来施行奖惩,还担心治理不好天下吗!另外,我观察隋末的战乱流离,那些想争夺天下的不过十几个人罢了,其余的人都是为了保护乡里、保全妻子儿女,等待有道的君主而归顺。由此可知,喜欢作乱的百姓很少,只是君主不能安抚他们罢了。”太宗赞赏他的话,提拔他为侍御史。
前幽州记室参军、在中书省当值的张蕴古献上《大宝箴》,大意是:“圣人接受天命,拯救危难、平定乱世,所以用一个人治理天下,而不是让天下人奉养一个人。”又说:“在宫内建造九重宫殿,所居住的不过是能容纳膝盖的地方;那些昏庸的君主不知道这个道理,用美玉装饰楼台宫殿。面前摆满八种珍贵的食物,所吃的不过是适合口味的东西;只有狂妄的君主不加思考,把酒糟堆成山丘、把美酒注成池塘。”又说:“不要糊里糊涂地昏暗不明,不要过分苛察地显示精明,虽然礼帽上的玉串遮住眼睛,却能看到还没显现的事情;虽然耳塞挡住耳朵,却能听到还没发出的声音。”太宗赞赏他,赏赐他一束丝帛,任命他为大理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资治通鉴白话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