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谣言止于兄长**
那盒被偷偷放在门口的创可贴,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林家兄妹之间漾开了一圈微妙而持久的涟漪。接下来的几天,那种沉默的接送依旧雷打不动地进行着,但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林小雨依旧不敢与哥哥对视,依旧保持着几步的距离,但她的心跳不再总是因为纯粹的恐惧而狂跳。有时,她会偷偷抬起眼皮,飞快地瞄一眼前面那个晃动的背影,目光在他左边颧骨已经结痂、颜色变淡的伤痕上停留一瞬,然后又像被烫到一样迅速低下头,心底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安心和某种隐秘牵挂的情绪。她注意到,哥哥没有用她给的碘伏和创可贴,这让她有些失落,却又隐隐觉得,这或许才是哥哥的风格。
而林砚(沈砚),在日复一日的“表演”中,也开始更细致地品味着这个角色和这个世界。那盒创可贴带来的微小触动,并未打乱他的节奏,反而让他对“林小雨”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她并非全然麻木,她内心深处还残存着微弱的光,会对“善意”(哪怕这善意包裹在粗粝和表演之中)做出笨拙的回应。这让他对接下来的干预,多了几分更具体的把握。
然而,校园这个小型社会的暗流,并不会因为某个角落的微妙变化而停止涌动。
顾夜轩与苏晚晚之间那种朦胧的、若即若离的吸引力,在校园这个封闭而敏感的环境里,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不断扩大。一些细节被无限放大和解读——顾夜轩破天荒地在一场篮球赛后接过了苏晚晚递来的矿泉水(尽管他可能只是顺手);有人传言在图书馆看到他们坐在同一张长桌的两端(尽管可能只是巧合);甚至苏晚晚偶尔一次扎头发的普通橡皮筋,都被传成是顾夜轩送的“定情信物”。
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言,像病毒一样在课间、在食堂、在放学路上传播。苏晚晚在享受更多关注的同时,也开始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压力和一些女生暗中的嫉妒与审视。她的笑容依旧阳光,但偶尔也会在面对某些过于热切的打听或意味深长的目光时,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
而林小雨,作为苏晚晚的同桌,首当其冲地承受着这种氛围的挤压。她像一个坐在舞台最前排的观众,被迫近距离观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却又无比刺眼的青春偶像剧。苏晚晚收到的匿名小礼物(可能只是仰慕者送的),苏晚晚被老师点名参加校级演讲比赛,苏晚晚和几个朋友商量周末去哪里玩时发出的清脆笑声……每一幕都像一根根细小的针,扎在她敏感而自卑的心上。
那种名为“嫉妒”的毒藤,在她内心阴暗的土壤里疯狂滋长,缠绕着她的理智。她开始更加刻意地回避苏晚晚任何形式的接触,甚至在苏晚晚主动跟她说话时,会用生硬的、带着刺的语气回应。她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一个多余的背景板,所有的光芒都聚焦在苏晚晚身上,而她只能蜷缩在阴影里,品尝着苦涩和不甘。
林小雨与苏晚晚 表面上的同桌关系已经名存实亡。林小雨将自己的课桌往走廊方向挪了几乎能挪动的最大距离,在两人之间划下了一道无形的鸿沟。苏晚晚几次尝试破冰,比如分享笔记、询问一道简单的数学题,都被林小雨用沉默或一个冰冷的“不知道”挡回。苏晚晚的眼神从最初的困惑和歉意,逐渐变得有些无奈和疏远。
班级里隐约分成了几个小圈子。以苏晚晚为中心的是一个相对阳光、活跃的圈子;另外还有以学习为主的“学霸”圈子;以及一些同样处于边缘、但或许因为性格或其他原因没有像林小雨这样极端孤立的“散兵游勇”。林小雨则彻底成了孤岛。她的阴郁和不合群,让她成了某些人私下议论和偷偷嘲笑的对象。
就在这种压抑和不平衡的心态达到某个临界点时,一则更加具体、也更具恶意的谣言,开始像幽灵一样在班级、甚至年级里悄然传播。谣言的核心是指向苏晚晚的“纯洁”形象,暗示她看似清纯无辜,实则很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吸引男生,甚至与校外不良社会青年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谣言编造得有鼻子有眼,提到了某个特定的台球厅,提到了某种发色,细节模糊却极具杀伤力。
这则谣言,如同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池塘的一块巨石。
林小雨第一次在厕所隔间里听到两个隔壁班女生用兴奋又鄙夷的语气讨论这则谣言时,她的心脏先是猛地一缩,随即,一种阴暗的、连她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快意,如同毒蛇般悄然抬头。看吧,她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瑕,她也有见不得光的事情……这种想法让她因长期压抑而扭曲的内心,获得了一种扭曲的平衡感。
她甚至……没有去反驳。当有相熟(曾经相熟)的边缘同学试探性地向她这个“同桌”求证时,她只是含糊地、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沉默,或者模棱两可地说一句:“我不清楚,不过……她确实有时候放学走得挺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