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清羽躲在百草园外围的密林里,指尖捏着一片新鲜的清瘴蕨叶子,叶片的震颤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已经是她 “偶遇” 程明的第三天,这三天里,她每天都会借故来附近采药,实则是想解开心中的谜团。
透过枝叶的缝隙,她看见那个穿着杂役短打的身影正在空地上比划着什么。不是寻常杂役的劳作,而是一套基础剑法 —— 外门弟子必修的 “流云十三式”。
但程明的练法实在太过怪异。
寻常弟子练这套剑法时,讲究 “如水流淌,连绵不绝”,每个招式都要拖出长长的灵气轨迹,以此彰显流畅。可程明的动作却断断续续,常常在某个招式的中途突然停住,皱着眉头发呆,手指还在空气中无意识地画着奇怪的弧线。
“他在做什么?” 洛清羽握紧了手里的药篓,里面的瘴灵草已经快用完了,爷爷的噬心蛊随时可能再次发作。但她就是挪不开脚步,程明身上那种矛盾的特质像磁石般吸引着她 —— 明明是最底层的杂役,却掌握着连内门长老都未必知晓的秘密;明明在练最基础的剑法,却透着一股颠覆传统的诡异感。
程明确实在拆解 “流云十三式”。
这套剑法是他从原主的记忆里翻出来的,据说是玄天剑宗开山祖师根据云气流动创造的,讲究以柔克刚。但练了两天后,他只觉得这套剑法华而不实 —— 至少从能量利用效率来看,简直糟糕透顶。
“第七式‘云卷’,轨迹是 S 形。” 程明站在原地,右手虚握成剑指,在空中缓慢划出一道弧线,“看似流畅,实则在转向时浪费了至少 30% 的力量。”
量子神识自动构建出三维模型,将他的动作分解成无数个坐标点。模型显示,当手臂带动 “剑”(现在只是虚拟的)完成 S 形轨迹时,肌肉的发力方向需要三次改变,每次改变都会产生反向的作用力,抵消掉一部分灵气。
“这就像用锄头耕地时故意走之字形。” 程明摇摇头,想起老家爷爷种地时的告诫:“直线最省力,拐弯最费工。”
他尝试着将 S 形轨迹修正为带弧度的直线,虽然看起来不如原版流畅,却明显感觉到发力更加顺畅,手腕处的肌肉负担减轻了许多。
“能量损耗降低到 15%。” 程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还是不够。”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空气阻力。当他快速挥出 “流云十三式” 的招牌动作 “飞瀑流泉” 时,量子神识清晰地 “看到” 剑身(虚拟)周围形成了混乱的气流漩涡。这些漩涡不仅阻碍了剑速,还会让灵气在剑尖处形成乱流,导致威力分散。
“流体力学……” 程明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流线图。这是他大学物理选修课上学的知识,没想到会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
图中显示,原版 “飞瀑流泉” 的剑招在挥出时,剑身与空气的夹角是 45 度,这种角度会产生最大的正面阻力。如果调整到 15 度,形成类似机翼的剖面形状,就能大幅减少湍流,同时利用伯努利原理产生微小的升力,让剑招更轻盈。
“理论可行,但需要重新设计发力方式。” 程明站起身,再次演练这个动作。这次他刻意压低手腕,让 “剑” 的轨迹贴近最优角度,果然感觉到空气的阻碍变小了,灵气在剑尖的凝聚也更加稳定。
躲在密林中的洛清羽已经看呆了。
她从小跟着爷爷学武,对 “流云十三式” 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己的指纹。程明现在比划的动作,明明每个招式都能看出 “流云十三式” 的影子,却又处处透着诡异的改动 —— 有的地方刻意加快,有的地方莫名停顿,甚至有几个动作完全违背了剑法的发力常理。
可奇怪的是,当这些 “错误” 的动作串联起来时,她竟然感觉到一股隐隐的锋芒,比原版剑法更加凝炼,更加…… 致命。
“这不可能……” 洛清羽喃喃自语。“流云十三式” 流传数百年,经过无数前辈改良,早已被认为是完美的基础剑法。一个连灵根都没有的杂役,怎么可能比历代祖师更懂这套剑法?
更让她震惊的是程明的灵气运用。他周身的淡金色光点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密度,既没有因为剧烈运动而紊乱,也没有在复杂招式中出现丝毫散逸。每一丝灵气都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精准地注入每个动作的发力点,没有半分浪费。
“这是…… 绝对精准的控制?” 洛清羽的心脏漏跳了一拍。她想起自己练习剑法时,常常因为灵气控制不稳而导致招式变形,师父说这是 “境界未到”,需要十年乃至数十年的苦修才能改善。
可程明明明只是个刚引气不久的杂役,怎么会有如此恐怖的控制力?
程明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看在眼里。他正沉浸在改良剑法的乐趣中,像个找到了新玩具的孩子。他开始尝试将每个招式拆解成最基础的力学结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