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192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迟缓。蓟城内外,寒意未消,反而因持续的战事与压抑的气氛,更添几分肃杀。州牧府内院那浓得化不开的药味,终究未能挽留住生命的流逝。
这一日,天色灰蒙,铅云低垂,仿佛预兆着什么。内室之中,刘虞的回光返照,让昏迷数日的他暂时恢复了清醒。然而,那清明眼神的背后,是生命烛火最后的摇曳。他自知大限已至,用尽最后的气力,声音微弱却清晰地吩咐侍立床前、眼眶通红的亲随:“召……召集魏攸、鲜于辅……及州中主要僚属……还有,玄阳……”
消息传出,仍在城头巡视的刘昊心中猛地一沉,一种复杂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立刻带着关羽、张飞以及核心幕僚邴原等人,快步赶往州牧府。
当刘昊踏入那间熟悉的寝室时,只见魏攸、鲜于辅、程绪等十几位幽州核心文武已肃立榻前,人人面色悲戚,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刘虞靠坐在榻上,被褥掩盖不住他形销骨立的身形,脸色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蜡黄,唯有那双曾经温和睿智的眼睛,此刻正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疲惫与最后的决断,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刘昊内心:终于……到了这一刻。是顺势而上,掌控幽州,还是横生枝节,前功尽弃?)
刘昊快步上前,在榻边单膝跪下,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哽咽:“州牧大人!”
刘虞的目光落在刘昊身上,复杂难明,有欣慰,有托付,或许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遗憾。他艰难地抬起枯瘦的手,虚虚一扶:“玄阳……起来……”
他喘息了几下,积蓄着力量,然后看向众人,用尽力气,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诸君……老夫……德行浅薄,致幽州不宁,百姓受苦……今日……恐大限已至,不能再与诸君……共扶汉室,安抚北疆了……”
“使君!”魏攸等人悲声呼唤,跪倒一片。
刘虞摆了摆手,阻止了众人的悲声,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紧紧盯住刘昊:“玄阳……你虽年轻,然……忠勇兼备,智略不凡……居庸救驾,蓟城守御,夜袭破敌……诸般事迹,老夫……看在眼里。”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每个字都耗尽了力气:“值此危难之际……幽州……不可一日无主……老夫……以汉室宗亲、幽州牧之名,表奏……刘和,代领……幽州牧事!望诸君……能如辅佐老夫一般,尽心竭力,辅佐玄阳,共抗公孙瓒,保境……安民!”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水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尽管众人对此已有预感,但由刘虞亲口说出,意义截然不同!这几乎是正式的权力移交,赋予了刘昊在获得朝廷正式任命前,统治幽州的合法性与大义名分!
(刘昊内心:成了!有了刘虞这临终遗命,我便名正言顺!)
他立刻再次跪下,重重叩首,声音悲怆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忠诚:“昊,才疏学浅,蒙使君不弃,托以重任!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使君之志,攘除奸凶(公孙瓒),安定幽州,以报使君知遇之恩,慰使君在天之灵!若有违背,天人共戮!”
他的誓言掷地有声,在寂静的房间内回荡。
魏攸是老成持重之辈,深知此刻稳定压倒一切,且刘虞遗命已下,刘昊也确实展现了足够的能力,他率先躬身:“攸,谨遵使君遗命!必当尽心辅佐刘使君!” 称呼已然改变。
鲜于辅、程绪等刘虞旧部,见德高望重的魏攸已然表态,又感念刘虞恩德,且刘昊此前表现无可指摘,也纷纷拜倒:“我等谨遵使君遗命!愿奉刘使君号令!”
关羽、张飞、邴原等刘昊嫡系,更是声若洪钟:“愿为主公效死!”
刘虞看着眼前这一幕,仿佛了却了最后一桩心事,眼中最后一点光彩逐渐黯淡,他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好……好……幽州……拜托了……” 手臂无力垂下,溘然长逝。
“使君——!”
悲声瞬间充满了房间。
刘虞病逝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蓟城。巨大的悲痛笼罩了全城,这位仁厚长者的离去,让无数军民失声痛哭。然而,悲痛之中,也夹杂着对未来深深的忧虑和一丝不可避免的骚动。
果然,就在消息传开不久,城内某些角落便起了波澜。一小撮忠于刘虞到了近乎偏执地步的军官,或是曾被刘昊打压、心怀不满的胥吏,开始暗中串联,散布“刘昊逼迫州牧”、“遗命可疑”等言论,甚至有人试图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守军闹事,质疑刘昊接权的合法性。
一时间,蓟城刚刚因夜袭胜利而稍显稳定的局面,又变得微妙起来。
然而,刘昊对此早有准备!
他首先下令全城缟素,为刘虞设立灵堂,以最高的规格和至诚的礼仪办理丧事,亲自守灵,表现得悲痛万分,做足了表面功夫,赢得了大量同情与好感。
同时,在关羽、张飞的铁腕支持下,他迅速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