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阵争吵声传来,赵烈循声走去,只见一个大明商贩和一个瓦剌牧民正围着一袋茶叶争执。“你这茶叶是陈的,不值五张羊皮!”牧民指着茶叶袋,语气激动。商贩急得脸红:“这是去年的新茶,只是存放得久了些,怎么不值?”
赵烈走上前,拿起茶叶闻了闻——确实是陈茶,但还没变质,只是口感会差些。他对商贩说:“陈茶的价格要比新茶低三成,你要是愿意降些价,这笔交易就能成;要是不愿意,就换些其他物资,别争执伤了和气。”
商贩犹豫片刻,点了点头:“那我就降两成,四张羊皮,怎么样?”牧民见赵烈公平调解,也松了口:“行!四张就四张,再送你一小罐奶酒,咱们算交朋友!”
一场争执化解,两人笑着握手,周围的人也纷纷称赞赵烈公正。赵烈心中一动,对张二牛说:“以后市集每月开两次,每次都设一个‘调解点’,专门处理交易纠纷,再把今日的规矩写成木牌,挂在市集入口,让每个人都能看见。”
午后,市集渐渐散去,商贩们忙着清点货物,牧民们则带着换来的物资满载而归。赵烈带着农匠和几个士兵,来到克鲁伦河岸边的试验田——这里的土地已经翻耕好,向阳的坡地上,一道道田垄整齐排列,就等着播种。
农匠拿出种子,教士兵和赶来学习的牧民如何下种:“每颗种子间隔三寸,埋土半寸,浇些河水,不用太多,漠北的土地保水,浇多了会烂根。”赵烈也拿起锄头,跟着一起播种,手指将带着潮气的种子埋进土里,仿佛埋下了希望——有了这些蔬菜,往后商队和士兵就不用再靠干肉和干粮度日,甚至还能给草原部落提供新的生存技能。
播种完最后一片田垄,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新翻的土地上,泛起柔和的光。赵烈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汗,突然看到不远处的田埂上,几个牧民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模仿着播种的动作,眼神里满是认真。
“将军,您看!”农匠指着田埂,“他们学得多快,再过几天,咱们就能教他们搭菜棚,冬天也能种蔬菜。”
赵烈点头,心中突然想起系统奖励的“商贸小镇管理权限”——或许,他可以在小镇里设一个“农事学堂”,专门教牧民耕种,再设一个“商贸学堂”,教大家算账、识字,让漠北不仅有商路,还有文化的往来。
正想着,怀中的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成功举办漠北首次集市,推进耐寒蔬菜种植,化解交易纠纷巩固互信’任务完成!获得‘蔬菜大棚搭建图纸’×2,‘漠北常用农具图谱’×1,解锁‘小镇学堂建设权限’。”
看着面板上的奖励,赵烈心中大喜——蔬菜大棚图纸能解决冬季种植问题,农具图谱可指导打造适合漠北的农具,而学堂建设权限,正好契合他刚才的想法,能让漠北的发展不止于商贸,更能扎根于民生与文化。
回到小镇时,夜幕已经降临,商铺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暖黄的光映在砖石墙上,显得格外温馨。张二牛跑来汇报:“将军,今天的交易统计出来了——共成交皮毛三百多张、良马二十匹、盐巴五十袋,换回布匹两百多尺、铁器一百多件,还有不少瓷器和茶叶,比咱们预想的还多!”
赵烈笑着点头,走到广场中央,看着远处的克鲁伦河——河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仿佛一条银色的带子,连接着大明与草原。他知道,今日的集市只是开始,往后,这里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物资、更多的希望,而他逆势铸神州的梦想,也将在这烟火气中,一步步变得更加坚实。
次日清晨,赵烈让人把“蔬菜大棚搭建图纸”交给农匠,又吩咐文书起草“小镇学堂章程”,打算先设识字班和农事班,让商贩和牧民都能来学习。站在刚播种的试验田旁,赵烈看着土里的种子,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月后冒出的嫩绿菜苗,看到了冬天里大棚里郁郁葱葱的蔬菜,看到了小镇里越来越多的笑脸。
漠北的春天,似乎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而这片土地上的新生,才刚刚开始。
(此章新奖励说明↓↓↓)
1. 蔬菜大棚搭建图纸(×2)
- 核心功能:图纸为“双坡拱顶保温棚”设计,包含三大关键模块。一是结构层,采用松木搭建弧形骨架,间距1.5米确保抗风性,骨架外侧先铺一层防水油布,再覆5厘米厚羊毛毡,内侧贴防潮纸,形成“防风-保温-防潮”三层防护;二是温控层,棚体两侧设可升降通风口,顶部预留透光天窗,搭配棚内悬挂的草帘,可根据昼夜温差调节温度(冬季最低可维持棚内10℃以上);三是灌溉层,设计“竹管滴灌系统”,利用克鲁伦河水位差,通过带小孔的竹管将水精准输送至菜畦根部,避免水资源浪费。
- 战略价值:2套图纸可分别用于种植萝卜、白菜等速生蔬菜,彻底打破漠北“冬季无新鲜蔬菜”的困境。按单棚200平方米计算,每棚每月可产出蔬菜500斤,既能满足明军士兵与小镇居民的膳食需求,还能通过“以菜换物”进一步拉近与草原部落的关系,减少对关内蔬菜的依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