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尘暗度中原残
永嘉五年的中原大地,寒风卷着沙尘掠过残破的城郭,昔日繁华的洛阳已成焦土。邙山的灵脉节点在战火中尽数崩塌,断裂的“镇邪碑”碎石间渗出黑色煞气,与关中飘来的黄土混合,形成遮天蔽日的“灵煞暴”。匈奴骑兵的“狼头幡”在暴风中猎猎作响,幡面上的萨满符文引动煞气,将残存的中原灵气搅成无序的乱流。
“左贤王,长安传来消息,晋愍帝已降,西晋宗室尽数被俘。”匈奴谋士陈元达策马来到刘渊面前,手中捧着一卷沾满血污的《中原灵脉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的七处核心灵脉,已有五处被胡族修士占据,“氐族苻氏在关中建立‘前秦’,羌人姚氏控制了陇右灵田,咱们该趁势南下,彻底掌控黄河灵脉。”
刘渊勒住“驳兽”坐骑——这头《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的“状如白马,黑尾锯牙”的异兽,正贪婪地吸食着空气中的煞气。他望着远处被战火染红的天际:“晋室虽亡,但中原修士根基未断。那些躲入深山的‘衣冠修士’还在传承秦法、儒家术法,若不根除,终将成为后患。”他拔出腰间“饮血刀”,刀身刻着匈奴萨满的“噬灵咒”,“传我令,凡藏匿中原典籍、私传灵脉术法者,斩!”
匈奴军队的南下如摧枯拉朽。他们的修士将草原“狼居胥灵脉”的煞气与中原“黄河灵脉”的灵气强行融合,创造出诡异的“胡汉煞阵”:阵前是披甲的匈奴骑兵,阵中是萨满祭司念咒引煞,阵后是俘获的中原修士被迫催动灵脉,这种混合阵法既具草原的凶悍,又含中原的精妙,让残存的晋军难以抵挡。在邺城,匈奴修士以“血祭”激活曹魏遗留的“冰井台”灵脉,井水瞬间化作寒冰煞气,冻毙晋军修士数千,邺城灵脉彻底沦陷。
鲜卑族则选择向东发展,慕容氏在辽东建立“前燕”,其修士擅长“山林隐灵术”,能借助《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的“青丘九尾狐”灵气隐匿行踪。他们潜入齐鲁大地,以“幻术”伪装成中原修士,骗取当地士族的信任,暗中绘制灵脉图,再突然发难夺取灵田。泰山的“封禅台”灵脉节点,就是被鲜卑修士用此法占据,他们将儒家的“封禅咒”篡改,换成鲜卑的“图腾咒”,导致泰山灵气逆向流转,中原东部灵脉与西部彻底隔绝。
羯族石勒的手段更为残暴。他的军队中没有正规修士,却豢养着大量“凶煞修士”——这些人多是中原流民被煞气侵蚀后变异而成,能徒手撕裂灵盾。石勒在襄国建立“煞灵营”,将俘获的中原修士投入“炼煞炉”,用他们的金丹炼制“凶煞符”,这种符咒威力巨大却会反噬使用者,羯族士兵往往用一次就灵窍爆裂,但石勒仍乐此不疲,导致中原中部灵脉被煞气污染殆尽。
氐族苻氏和羌族姚氏则在关中展开拉锯。苻氏占据长安,修复了部分被战火破坏的“八水灵脉”,却用氐族的“巫蛊术”改造灵脉流向,使灵气只滋养氐族聚居区;姚氏则在陇右推广“羌笛控灵术”,以笛声引导灵气种植“煞灵谷”,这种灵谷蕴含煞气,中原修士食用后会灵力紊乱,却成了羌族士兵的战力源泉。双方的灵脉争夺让关中灵气反复震荡,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郑国渠灵脉”彻底断裂,灌溉区沦为荒漠。
中原修士的抵抗零星而悲壮。河东裴氏的裴嶷率家族修士退守“王屋山”,依托山中灵脉布设“秦法锁灵阵”,坚持三年才被鲜卑攻破,死前将家族珍藏的《商君法篆》残卷缝入衣内,托人送往江南;河内司马氏的司马勋在“太行山”建立据点,用儒家“仁德咒”净化煞气,保护流民,最终因灵气耗尽被俘,魂魄被炼入石勒的“凶煞旗”;更多不知名的修士则化整为零,带着典籍和灵种躲入深山,等待复兴之机。
永嘉之乱后的中原,灵脉格局被彻底颠覆。匈奴控制的“黄河中游灵脉”充斥着萨满煞气,鲜卑占据的“齐鲁灵脉”混合着幻术灵气,羯族盘踞的“中原腹地”煞气弥漫,氐羌争夺的“关中灵脉”灵气紊乱。昔日支撑秦汉法统的“九环锁灵阵”残纹被胡族术法覆盖,秦法符文、儒家咒文、道家阵法在战火中支离破碎,唯有零星的残卷在民间隐秘流传,等待南迁士族的接应。
二、衣冠南渡续文脉
永嘉六年的淮河渡口,寒风裹挟着水汽拍打逃难的船队。数千艘小船挤满了水面,船上载着中原士族、修士和百姓,他们大多身着破旧的儒衫或法袍,怀中紧紧抱着竹简典籍、灵种和简陋的法器。琅琊王氏的王导站在旗舰船头,玄色士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手中的“王氏灵佩”——一枚刻有秦法“水纹符”的玉佩,正随着渡船的颠簸微微发烫。
“茂弘兄,北岸发现匈奴骑兵!”陈郡谢氏的谢鲲匆匆赶来,他的法袍袖口已被煞气侵蚀发黑,“他们的修士在岸边布下‘狼煞阵’,煞气顺着水流蔓延,不少小船的灵盾已经开始破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金戈玄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